《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时间:2022-11-21 06:11:39 作者:壹号 字数:5970字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四川省资阳中学 李雪丽

教学目标:

1.能够快速筛选和提炼关键信息,概括文段内容,梳理思路。 2.能够正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了解论述类文本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快速筛选和提炼关键信息,概括文段内容,梳理思路。 2.能够正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技论文《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题目把“千篇一律”与

“千变万化”这两个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似乎难以理解,文章要写什么?但只要看一看副标题就

可知道,文章要谈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那么,“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指的是什么呢?这通感是否就是修辞格中的通感?认真阅读文章,答案自在其中。

二、整体感知

1.概括每段主要内容(自读、勾画、概括)

要求:快速浏览全文,用红笔勾画出段落的中心句,圈画出段落的论述对象或关键词语,简要概括

段落内容。

点拨:学习运用关键句(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确定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各段的重复性语句中提炼概括作者观点。

2.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小组讨论划分层次,说出依据)

第一部分:(1)在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中,重复和变化特别重要。 第二部分:(2-7)音乐、舞蹈、绘画都是通过重复与变化的统一。

第三部分:(8-15)举例论证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地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部分:(16)指出城市建筑设计的不足,阐明建筑设计要做到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和谐的统一。 (这种分层的方法并不是惟一的,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第二部分2~7自然段,第三部分第8~16自然段。) 小结: 三、解题

1.课文题目中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各是什么意思?

明确:“千篇一律”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千变万化”指艺术创作中的变化。“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说在时间、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 2.副标题“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1)副标题中的“通感”与修辞中的“通感”是否相同?应当怎样理解?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

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

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如《荷塘月色》中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对淡淡的荷香的描述。这里“通感”不是修辞

格意义上的“移用”“移觉”,而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

(2)“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音乐、绘画、建筑作为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之间的“通感”指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

间持续或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人的认知上达到一致反映,所以作者

用“通感”说明。

四、文本解读(小组讨论)

下面理解分析,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1.“欲扬先抑”,在文中指乐寿堂临湖回廊的“千篇一律”是为了更好地映衬回廊墙上的花窗的“千变万化”。

明确:不符合。见14段。

2.建筑与音乐、绘画都是在时间和空间的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与变化而取得统一。(错) 明确:不符合。

音乐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音乐的重复是指它的主题,变化是指它的节奏,作者举了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为例加以说明。舞蹈多是时间和空间综合持续的艺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在变化中有重复,这重复就是指动作的重复。绘画中的“手卷”也多是时空综合持续的艺术,都有重复和变化的统一,作者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来说明。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作者列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3.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建筑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

明确:不符合。见15段。关键词“往往”。

4.舞台上的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所有的舞蹈都是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

明确:不符合。见4段。关键词“大多”“几乎”。 五、总结

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

…… 此处隐藏0字 ……

1.概括每段主要信息,把握主要内容,理清全文脉络。

(1)主题句:作者观点、写作目的等常常在文章或者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2)过渡句或过渡段 (3)标题 2.微观勾画

(1)代词:其、这个、那些??

关联词:但是,然而

(2)副词:凡是、全部、也许、可能、将来、必定?? (3修饰性词语(定、状、补) 六、拓展延伸

从文学作品中找出一些实例来,具体谈谈蕴含其中的重复与变化。 例如:《采薇》《子衿》《桃夭》??

明确:音乐、绘画、建筑之间要讲究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即讲究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就是通过字、句、段等形式的重复,加以布局内容的不同变化,两者和谐统一,表情达意。比如《蒹葭》、《采薇》、《再别康桥》、《雨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