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化对冰心早期“问题小说”创作的影响

时间:2022-11-21 04:56:12 作者:壹号 字数:5681字

第3 4卷第 2期2 0 1 4年 2月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Vo 1 . 3 4. No . 2 F e b . 2 0 1 4

文章编号: 2 0 9 5— 4 6 5 4 ( 2 0 1 4 ) 0 2— 0 0 8 4— 0 2

基督教文化对冰心早期“问题小说"创作的影响饶 眺(成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成宁 4 3 7 1 0 0 )摘要:提及宗教与文学,人们大多关注的是宗教与浪漫主义文学间的联系。冰心早期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问

题小说”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本文结合冰心的教育背景,分析基督教思想观念对她早期“问题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内容和主题所带来的影响。关键词:“问题小说”;基督教文化;“爱的哲学” 中图分类号 1 1 0 3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现代作家中,其创作明显受到宗教影响的可谓举不胜举:鲁迅、许地山、老舍……相较而言,把西方基督教义理大面积渗透到文学作品之中,极力表现社会现实的作家

学生和军阀政府之问的矛盾,揭露了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

作者在揭露和谴责的同时,却同情了从旧民主主义战场上退下来的父亲朱衡。为了突现作者的这种同情之心,小说

却鲜见。冰心无疑是当时耀眼的一位。 基督教是信奉上帝的宗教。历史上有过不同的教会形式;但作为文化意义上的基督教,却有着许多相似的信仰和观念。就基督文化的意义而言,博爱和同情是冰心体验最深刻,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而且,这种博爱和同情都是超阶级的。基督教要求信徒去爱人,去同情人,甚至爱自己的敌人,只是把“爱”作为检验对上帝虔诚度的标准。显然,这

安排的结局便是儿子重蹈父亲败退的覆辙,再次去国而另觅资产阶级的“乐土”。与此相类似,《斯人独憔悴》中,汉奸父亲和略有爱国心的下一代之间冲突的结局,也是爱国心的屈服,两个曾有爱国行动的青年做封建买办家庭的顺民,变为既成事实。作者没有鄙视主人公思想的软弱,却对他们的“憔悴”寄予了同情。在《最后的安息》中,作家一方面控诉了封建社会童养媳的罪恶,另一方面

却宣扬用同情心来消灭贫富之间的间隔,造成“爱”的世界。 由此可见,冰心初期的此类“问题小说”虽也确实提出

种“爱”只是一种原则而不是感情。受其影响,冰心却把这种“爱”只作为伦理、道德精神。她早期“问题小说”里充满了这种基督式的博爱和空虚的同情。这些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不满情绪,二是反

过一些问题,勾起了当时的进步青年对封建势力的某些不满。可是,冰心虽然不满封建势力的压力,却不敢正面触动

映下级官兵生活和反对军阀混战,三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它。她绝大部分“问题小说”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无力的,几场尖锐的冲突经她一处理,变得黯然失色。几乎所有的问

题,都在“博爱”和“同情”的召唤之下,以一种改良、逃跑或作为刚从封建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冰心对封建势力和旧礼教有所否定和揭露,对被封建势力吞食的弱小者有所同情,冰心 1 9 1 9年 9月连载于《晨报》的处女作《谁之罪》 (即《两个家庭》 )中,她否定了封建妥协的方式解决了。

冰心在“五四”高潮中所写的问题小说的另一类题材是有关下层官兵生活和反对军阀混战的作品。《一个军官的笔记》中那位青年军官原想为国效命而从军,结果却发现自己不是为着公理正义战斗,而是为“少数主战者”卖命, 这分明是“军阀的走狗”,不仅“ m师无名”,而且干的是“卑

…… 此处隐藏0字 ……

官僚家庭培育出来的女子。小说中,陈华民娶的是官家小姐出身的太太,不会治理家政,不仅不教育孩子,不管家务,还整天打扮得珠光宝气出去打牌或应酬宴会,家里虽雇了

贱的事”。这个作品的矛头直指封建军阀,态度也比较鲜明。另外,在《一个兵丁》和《到青龙桥去》等作品中,冰心也寄无限同情于下级官兵。 我们不难发现,冰心的这类作品里“只有厌恶战争,只有婆婆妈妈的和平主义,只有些安居乐业的‘理想’……” 当时,在冰心看来,只要反对战争,世界就光明,人们就和平。但是,在冰心笔下,如《一篇小说的结局》、《鱼儿》等作品中,她并没有具体写出战争的社会背景,背景不清则性质不明。这种将战争背

景抽象化的反战小说会使人们不加区别的反对一切战争,甚至连正义的战争也加以反对。当然, 我们不能据此就给作者扣上一顶“阶级立场不坚定”的“帽

三个老妈子,却各个护着各人的少爷,常常吵嘴打架,不得安宁。这影响丈夫的事业,摧残丈夫的身心。相比较而言, 三哥与他一同毕业,一同留学,一同回国,论职位没有他高, 论薪水也没有他多,却有一个贤惠体贴、精明能干的太太, 她不仅把家政管理得妥妥贴贴,孩子教育得聪明懂事,而且还能帮助丈夫翻译书籍,就连雇来的老妈子也被教会念字

片和《百家姓》。毫无幸福可言的家庭生活是导致陈华民的深深惋惜和同情之情。

《去国》是写一个想贡献自己力量和才智给祖国的青年留学生,却不为当时的政府所接纳,反映了有爱国心的留

¥收稿日期: 2 0 1 4-0 1一l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