蝜蝂传议论文训练

时间:2022-11-21 03:30:30 作者:壹号 字数:6490字

[训练目标]

1.有效地对含蓄类材料进行发散性阅读; 2.快速从含蓄类材料中提取多种观点; 3.有效确定最佳立论。

4.能够有理有据地深入说理。 [写作材料]

唐柳宗元的《蝜蝂传》这样写道:“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其去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写作要求]

这则寓言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请以你的感悟为中心论点写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文题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 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是对原材料进行多角度发散性阅读破解,从中提取若干观点。

2. 整体把握材料,结合命题要求,确定最适合自己写作的观点。 3. 蝜蝂坠地而死是材料中最终的一个结果,形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有:(1)蝜蝂不断增加负重量;(2)蝜蝂坚持往高处攀爬。

4. 要把对材料的正确解读转化成写作的观点:(1)或对蝜蝂持批评态度:无自知之明,细大不捐,贪多务得;(2)或对蝜蝂持肯定态度:执著,坚持,前行,攀登,死而后已。 [学生拟题]

1. 舍得是一种智慧 2. 拼搏是人生的进行曲 3. 改变习惯就可改变命运 4. 贪得无厌必自毙 5. 坚定信念,追求梦想 6. 活着,就是一种姿态 7. 为自己减负

8. 背起“重负”上路 9. 自知是一种智慧 10. 为生命减压 11. 凡事要量力而行

12. 执著为梦,哪怕伤痕累累 13. 离开贪念的泥沼

14. 放弃,一种生活的智慧 15. 执著需要智慧 16. 自知,成功之始也 17. 人生本应当负重前行 18. 要输就输给追求

19. 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20. 给生命松绑

21. 有一种信念叫永不放弃 22.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学生例文]

1. 凡事要量力而行

材料中,蝜蝂善负重物,即使累得仆地不能起,也不放弃,仍然倔强的负重而行,直至坠地而死。在蝜蝂身上我感悟到,凡事要会变通,要了解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

人贵于自知,了解自己的实力才是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自身条件出发,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础。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了解自己,熟悉自己的实力、个性、特点,才能做出合理的计划和目标,才不至于一事无成。材料中,蝜蝂不能量力而行,付出了惨重代价。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背负重物的能力,依据自身情况做事,才不至于有如此后果。刘邦之所以最终能成就千古伟业,就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的实力。刘邦能自知,他善于纳言,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成就了一番霸业。

凡事学会变通,不能一味蛮干,要有智慧,讲技巧。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我们的实力达不到时,学会变通,运用智慧,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一味蛮干,不会变通,只会事倍功半,一事无成。正如材料中的蝜蝂,只积压物资昂起头背负重物一直往前行,直到其背部酸涩也不知道停下,一味地蛮干,也是造成它

最后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我们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变通,无伭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会变通都是很有必要性的。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做到量力而行。人非圣人,不可能没有过错失误,这时我们更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不能师心自用,面对别人的意见而无动于衷,一意孤行。李世民善于纳谏,才会有了贞观盛世的繁荣;刘邦善于纳谏,才成就一番伟业;齐王善于纳谏,才有了齐国的繁盛。然而,蝜蝂一意孤行,别人为它减负,它又固执地背负上,以至于累死。

诚然,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蝜蝂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但永不放弃更要有一定的前提。永不放弃更要建立在切实的目标与行动的基础之上。

有自知,了解自己的实力,而后量力而行,才会有所作为。

2. 离开贪念的泥沼

世界缤纷多彩,光怪陆离,迷乱了人们的眼睛。我们无休止地追求着,茫茫然竟已沦为柳宗元笔下“遇物辄取,又好上高”的蝜蝂。离开贪念的泥沼吧,让我们找回真我!

放下贪念产,回归人性的本真。

…… 此处隐藏0字 ……

对金钱的痴迷,对权力的疯狂,对一切所好之物的贪得无厌,压迫着人们。他们在贪念之沼中匍匐着,呻吟着,却不肯放手。正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将他的一切智慧倾之于敛财,把他的一切感悟注之于守金,沦为贪念音容宛在奴,生活毫无乐

趣可言。贪得无厌,到最终只能一无所获。所以,痛苦的蝜蝂们,放下对贪念的偏执吧,生命承受不了那样的负担,人性的本真才是你的归宿。

放下贪念产,迎接生活的美好。

当我们为贪念低头觅食时,往往会错过许多美好,如温暖的亲情,感动的瞬间和幸福的点滴。轻装上阵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行得更高。陶潜追求功名十余载,任彭泽县令八十天,所得仅是“樊笼”之感。所喜“归去来兮”回头是岸,才得以复得返自然。踬仆不能起的蝜蝂们,离开贪念这片无渊之沼吧,迎接生命的美好。

放下贪念,重塑灵魂的高度。

贪念送温暖一种无形的囚禁,限制了人们思想的自由,导致人们视野狭隘,灵魂低矮。它纵然给人一种痴迷的执著,但由于基调为庸俗自私,所以人们永远不能在贪念之沼中开拓一片洞天。被林语堂誉为“不能为一,难有其二”的苏轼贪恋过什么?他不过有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为伴,却达到了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究其所以然,大概就是“不贪”二字吧。不贪所以轻松,所以旷达,所以高远。“好上高”的蝜蝂们,离开贪念之沼你们才能寻到“上高”之径啊。

人应当有所追求,但不能一味贪得无厌,盲目沉迷,困顿不止。这样只是为自己带上了一付沉重的壳,在贪念之沼越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