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社会组织

时间:2022-11-21 02:20:23 作者:壹号 字数:6650字

第一节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结构一、社会组织的定义与特征 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 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 军队和学校等。 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 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 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它只是指人类的组 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 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 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狭义的组织。

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社会组织的目标比较简单、明确。 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规范性的章程 地位 角色 权威的领导体系 物质基础

社会组织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 什么作用?(1)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现象。为 了进行经常性、稳定性的合作,人们建 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工厂、学校、 医院、社会团体等等。 (2)人们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之 中,哪怕是儿童和老人也都多多少少地 与社会组织相联系。

(3)现代社会中人们根本离不开社会 组织,不管是生老病死,还是日常生活。 (4)组织之网笼罩着整个社会,它 满足着人们的需要,也对人们形成约束。

三、社会组织的分类1、社会组织的类型(1)根据社会组织在社会生产中承担功能划分: 经济生产组织 政治目标组织 整合组织 模式维持组织 (2)根据组织运行的受惠者的角度划分: 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 织;

(3)根据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划分: 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道德型组织; (4)根据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划分: 长链组织;媒介组织;集约组织;

(5)根据组织的人数多少划分: 小型组织(3-30人) 中型组织(30-1000人)。成员间能直接彼此 互动,不用借助他人。 大型组织(1000-50000人)成员间彼此不能 全部认识,但组织中的主要人物能为大多少 人所认识。 巨型组织(5万以上)任何人都无法与其他一 切成员作直接互动。象我国的工会、妇联、 青年团即属巨型组织。

2、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1、以产业为标准分为: (1)第一产业组织 (2)第二产业组织 (3)第三产业组织 3 2、以机构编制为标准分为: (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 (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 (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一、组织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1、组织目标的涵义 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 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

现的未来状态。 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 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2、组织目标的功能 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合法化根据 组织目标是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 标准 组织目标为组织参与者之间的分工合作 提供了基础 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 效的标尺

3、组织目标的分类 (1)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2)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3)平衡性目标和改进性目标 (4)显目标和隐目标

二、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1、制定原则 (1)互惠原则 (2)评估原则 (3)选择原则 2、组织目标的实施 (1)选择适当机会 (2)检查所制定的目标是否为组织实际 追求的目标

3、组织目标的结构 (1)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并不相同,但在推动组织运行,完成组织任务方面 找到了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共同点。在有利于完成特定任务的前提下, 组织目标如能较多地涵盖个人目标,将是组织目标的合理选择。

(2)组织的整体目标与部门目标 整体目标指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组织的目标。部门目标指社会组织内的 各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在一定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状态。整体目标与部门 目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整体目标与部门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实际上, 部门目标常常有自身的利益,因而部门目标也不一定同整体目标完全吻 合。

(3)组织目标的系统结构 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组织的目标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是一个多层 面、多取向的动态系统。多层面表现为组织目标可分为整体目标、 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多取向表现为外向目标和内向目标。

三、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一)文化环境对目标的影响 文化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 环境。

…… 此处隐藏0字 ……

(二)组织内部不同目标层次的相互影响 (三)组织参与者对目标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 组织结构 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一)正式结构 1、定义 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所设置的,并由组织规 章正式规定的各层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稳 定的关系模式。 2、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 (1)职位 (2)部门

职位是组织内部正式设立的、从事某种特 定活动的组织位置。,它通过各种规范化的正 式角色动态的表现出来。 职位在组织中代表了一整套规范和行为模 式,它不受任何占据职位的具体个人的性格、 气质、品德等因素的干扰,从而保证组织活动 不受人员变动、个人偏好的影响。

部门是组织内部以组织目标为导向,以组 织规范为前提,以组织内部分工为依据,由若 干个相关的职位联结形成的

稳固组合,它通常 表现为一种组织机构。 部门可以分为三类:相同职位结合而形成 的执行部门;不同职位结合而形成的执行部门; 掌握最高权利的决策部门。

(二)非正式结构 1、定义:非正式结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 梅奥在20世纪20-30年代进行的霍桑试验中 发现并提出来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造就了 组织的非正式结构,它可以被看做为各种非 正式关系的总和。 2、两种关系:一种是社会组织中的非正式 群体,它是社会组织中存在的、并非由组织 分工所形成的社会群体。另一种是在正式的 工作关系中衍生出来的。

(三)组织结构的内容1、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 (2)有效管理跨度原则 (3)分工协作原则 3 (4)统一指挥原则 (5)责权对等原则 (6)精简与效率原则 (7)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