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

时间:2022-11-21 00:33:16 作者:壹号 字数:8096字

世界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

一、世界近现代史的整合策略 以“现代化史观”或“文明史观”整合主线—欧美主 要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世界工业文明的形成发展历程) 以“全球史观”整合辅线—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二、概念阐释 1、近代史:以社会形态演变为依据划分历史阶段的传统方法, 一般分为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近代史是指:公 元14世纪——1917年,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 界统治的历史。 2、近代化:也就是现代化,是近些年史学界常用的解读历史 的范式。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的转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 (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 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和理性转化; 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治转化

(一)总体划分1、 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2、具体阶段: (1)公元14世纪——16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2)17世纪——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3)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4)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阶段特征和大事件 [大事件] (1)新航路的开辟(1500年前后) (2)文艺复兴(14-17世纪) (3)宗教改革(1517年) (4)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伽利略)

阶段特征解读: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 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 欧洲殖民者在美、亚、非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 主义发展,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 形开始出现,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 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 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反过来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 人类历史开始向近代迈进。 原来先进的亚洲封建大国,或分裂,或因循守旧、闭关 锁国,逐渐落后于欧洲。

(2)时间:17世纪—— 18世纪 手工工场时期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阶段特征] 近代自然科学形成、构想理性王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大事件] (1)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17-18世纪)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40-1689年) (3)牛顿经典力学(1687年) (4)启蒙运动(17-18世纪) (5)美国独立战争和共和制的确立(1775-1787年) (6)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

阶段特征解读: 17、18世纪,是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

期的巨大转折和变 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促进 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要求相 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日益加深,这 就引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首先,英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 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同时, 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随着法国专制王权的加强 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牛顿为代表),启蒙运动在18世纪中期 的法国发展到高潮,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在启蒙运动的推动下,北美英属殖民地爆发了独立战争,建 立了新兴的美国,开创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为资本主义国 家提供了范例。在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下,法国 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启 蒙思想,推动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3)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阶段特征]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科技发展 迅速,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世界市场初步 形成,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大事件] (1)工业革命(1765年)和蒸汽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三次议会改革);美 国内战(1861年);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1875) (3)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 年)、德意志统一(1871年) (4) 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第一国际(1864-1871 年)、巴黎公社(1871年) (5)生物进化论(1859年) (6)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

…… 此处隐藏0字 ……

阶段特征解读: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市场 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1765年,珍妮纺纱机问世,标 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还得益 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带来的思 想解放。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向西欧和美洲的一些国 家扩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革 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 大影响:

(1)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六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运动在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俄国和日本等 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2)同时,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弊端逐渐 暴露,为了

追求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一些思想家和改革家 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 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4)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的失望和不满,催 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4)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阶段特征]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 界市场最终形成,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引发第一 次世界大战。

[大事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的广泛应用 (19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2)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20世纪初) (4)世界文学、艺术:印象派、现代主义、电影和电视

阶段特征解读: 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的完成,促进了经济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了第二次工 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同时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 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 资本主义阶段。在此期间,列强加紧了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掠 夺和剥削,加快了对世界的瓜分。19世纪末,非洲被瓜分殆尽,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的影响下,帝国主 义国家之间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在欧洲逐 渐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各种 矛盾激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一战后期,帝国主义链条上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爆发了俄国 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开创了社会主 义现代化新模式。

五、世界近代史相关的重点、热点问题: (1)大国崛起 (葡、西、荷、英、法、美、德、日、俄国) (2)政府职能转变、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启蒙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等) (3)科技创新(两次工业革命等) (4)可持续发展(工业革命的污染问题,贫富差距等) (5)能源问题(煤炭、石油、电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