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的生态课堂教学案例

时间:2022-11-20 22:42:00 作者:壹号 字数:3734字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自由组合定律的生态课堂教学案例

一、生态课堂的主要特征

生态课堂是从生态学及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发展“以人为本”的课堂环境,以达到构成课堂的诸要素彼此协调,进而生成最大的效能。这种课堂是师生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是师生共同的舞台。

在生态课堂中,师生合作互动,学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和设计原理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也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够清楚的描述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并对结果进行合理分析;

②在分离定律的基础上科学的解释自由组合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尝试演绎推理,进行主动学习;

②运用类比推理解释自由组合现象,并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自主探究自由组合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内在规律。

②通过学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揭示过程,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规律分析;②对自由组合现象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的科学解释。

(2)教学难点:在分离定律解释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应用。

(二)教学策略与手段

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分离定律等基础知识,也领略了孟德尔的科学思维方式。但是,对于比较抽象的理性知识尚没有得到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为了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教学: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推理新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活动探究教学:设置环环相扣的情境问题,进行课堂互动,用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其自学能力及推理能力。

2.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参与研究,通过合作和交流,达成共识,创建主动发现、自主探究、共同研究的学习过程。

观察与比较、演绎与推理、分析与综合:自主探究新知识,以分离现象为基础研讨自由组合可能的结果,再利用孟德尔的实验进行肯定,分析综合出对自由组合现象的科学解释。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复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F 1为高茎,这说明什么?F 1自交后F 2中共几种遗传因子组成?比值为多少?性状分离比是多少?

问题探讨:有两种牛,一种产奶多,但抗病力差,另一种产奶少,但抗病力较强,怎样才能得到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

…… 此处隐藏0字 ……

观看投影,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新问题

动笔分别圆粒×皱粒、黄色×绿色的遗传图解,边写边思考问题,2名学生黑板书

温故知新

利用已有知识基础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产生求知的内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