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作为”这一考点去谈如何更好的复习司考和考研

时间:2022-11-25 14:18:12 作者:壹号 字数:16994字

从“不作为”这一考点去谈如何更好的复习司考和考研

本文看似在谈“不作为”这一知识点,实际上是在谈:“该如何掌握知识点,并达到做对题目的彼岸,也再次论证为何司考和考研可以相互促进。”所以,所有推免的,考研的,司考的,法硕的,一切考生,都必须认真看!因为该考点在各种考试中,都考察过无数次!!

考研和司考两者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第一、考研的关键步骤:建立知识体系,消化知识点,并且输出答案!

第二、 司考的关键步骤:牢记知识点,将选项的考点与知识点建立联系!

第三、考研和司考的综合步骤就是:

1、建立知识体系;2、消化知识点(融合相关知识);3、选出客观题答案;4、输出主观题答案;

【背景知识:不作为犯罪考点】

1、建立知识体系:

因果关系

危害结果

“不作为”的上位知识体系:危险行为—犯罪客观方面—犯罪构成要件—犯罪论—刑法

“不作为”的同位知识体系:作为 比较概念题:作为和不作为 1、法律规定

“不作为”的下位知识体系:

概念 1、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义务来源 2、职务和业务要求

不作为构成条件 2、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 3、先行行为

分类 纯 3、未履行特定义务(构成要件总结三个词就是:当为、能为、而不为) 不纯

2、消化知识点

一、不作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02、03、04简答、14保研)

【概念】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犯罪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 【条件】构成刑法中的不作为,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特定义务来源有三:①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③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行为人虽然具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

但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在不作为犯罪中,虽然行为人有时也实施某些积极的动作,但其基本点是未履行特定的义务。这是区别作为与不作为的外在根本标志。 二、不作为的义务来源(09简答、12复试)

【概念】 犯罪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能为而不为”。犯罪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 【来源】 犯罪不作为的义务来源一般有: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一方面要求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同时要求刑法的认可,若只有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无刑法的认可或要求,行为人即使不履行这种义务,也不成立犯罪的不作为。

(2)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的义务。要求以行为人具有某种职务身份或从事某种业务并且正在执行为前提,认定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一要注意义务的时限;二要注意义务的对象。

(3)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先前实施的行为,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遭受严重损害的危险状态,该行为人产生采取积极行为阻止损害结果发生的义务。 三、不作为的分类 【纯正的不作为犯】(14名解)

纯正的不作为犯又称为真正的不作为犯,是不作为犯的一种。是指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纯正不作为犯的特点是:1、违反的作为义务一般由法律予以明文规定,其内容是多方面的;2、一般不要求有危害结果的发生,因为立法的精神一般着眼于违反义务行为本身,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并不是必要的;3、只能由不作为的行为方式构成,而不可能由作为的行为形式构成,这是其最本质的特征。例如: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又称为不真正的不作为犯,是不作为犯的一种。是指既可以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以作为形式实施的犯罪。例如:用不作为的方式实施故意杀人罪。

【融合相关司考知识】 第一、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不作为的构成要件(表述一)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

…… 此处隐藏3160字 ……

=======================

经过了以上四步的复习,不仅可以提高上半年和暑假期间的利用效率,更可以拓展知识,夯实基础,每一个考点,都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场景,以不同的变身去复习了,自然是掌握的很扎实了。

简单的类比一下:如果一个知识点是一头牛,如果你只是从考研的角度去复习,可能你只是看到了牛头。看不到牛尾巴,看不到牛蹄子。但是,如果你经过上述的复习步骤,思维经过了正反的训练,就等于你不仅看到了牛尾巴,看到了牛蹄子,甚至还看到了牛心,牛肚,牛骨头,甚至还能看到红烧牛肉。。。

只看到牛头对牛的认识深刻,还是看到牛的所有,对牛的认识深刻?大家应该都很容易辨别吧。

再一次强调之前论证的结论:认真的复习司考,一定会增加你考上人大的概率!当然了,这也需要你更加努力才行!

同时,那些一直认为司考和考研的题型不一样,所以,两者冲突严重;一直认为去年考研改了题型,就觉得不知道怎么复习了,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的都不会考上。 也许这句话很多人会反感,觉得很武断,当一个人看不到本质,或者不愿意看到本质的时候,他怎么能够有思维去掌握真正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