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师培训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 - 图文

时间:2022-11-25 11:34:00 作者:壹号 字数:8673字

北京市教师培训研究2013年度课题立项

申 报 书

课 题 编 号 课 题 名 称 新教师培训现状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毕洪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大兴教师进修学校 课 题 类 别 集 体√ 个 人□ 填 表 日 期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

填 表 须 知

1.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并在项目研究

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2.每个课题原则上限报一名负责人,特殊情况也不得超过

二人。

3.按表内所列项目,逐项认真详细填写,不得保留空白。

课题论证尽量充分,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尽量明确。 4.申请经费应精确预算,逐项填写清楚。

5.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明确意见,

承担信誉保证。

6.申请书一式三份及电子版按规定报送市师训中心。 7.本申请书一经正式批准,即行生效。在执行过程中若需

要修改申请书中某些条款,须经市师训中心批准。

…… 此处隐藏0字 ……

课题负责人 行政职务 最后学历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课题名称 毕洪强 无 本科 大兴教师进修学校 性别 男 民族 汉族 出生 日期 研究 专长 1964.10.11 专业职务 最后学位 工作部门 师训 中学高级教师 本科 电子信箱 dxintel@126.com (单位) 69203830-3410 (家庭) 69223099(手机) 新教师培训现状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基本观点 (包括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和待解决的难题,以及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预计有哪些突破等。)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的内容与培训方法,主要包括: 新教师培训的现状,包括:培训内容与结构及其与新教师的现状与需求,与当前的课堂教学需要的契合程度如何;当前培训方式有哪些?各种方式使用的情况如何?达到的效果如何? 在此基础上对以后的新教师培训提出建议,并写出新的培训方案。 研究现状和待解决的难题 一、 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教科研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的日渐普及和深入开展,对新教师培训也有不少相关研究。 例如: 2010年西城区《新入职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李玮);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策略探索》(湘潮(理论版) 2013年第3期)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研究》(华磊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农村初中新教师入职培训探索: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江西省L县为例》(2011)等等。 但这些研究,多是对教师培训整体设计、课程建设等宏观方面的探讨,较少涉及到具体培训方法的有效性、不同教师(如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培训需求、具体到根据某个地区(如大兴区)教师现状而进行的培训设计方面的研究,本课题就是立足于大兴区的具体培训实践,在这些方面做出一些尝试的研究与探索。 新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担负着我国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任。以大兴区为例,每年都有300名左右的新教师走上讲台(含幼儿园),他们将在3——5年内成为教学力量的中坚,因此,加强新教师培训、提高新教师的专业技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新教师的培训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因此,对他们的培训,是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新教师培训,现在面临下列问题: 大量非专业教师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进入教师队伍。他们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能力方面,都与教师这一职业要求有不小的差距,这绝不是仅仅有一个教师专业资格考试就能解决的。 据中小学和教研部门反映,即使师范专业的新教师,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教学能力上,也

1

存在着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加强之处。 现行的培训内容与新教师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培训方式在培训效率上有待改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基础教育事关国家教育的发展、事关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造就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而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培训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是培训工作的重点。 (1) 理论意义 万事开头难。对于刚刚跨进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来说,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青年教师来说,教师这个职业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在求学期间,接触到许多的老师,见识过许多的教法;说陌生,是说对于如何教育、如何教学,只是一知半解。亟需学习。 而新教师培训,如何才能在形式、内容上,都符合大家的要求,就要深入的思考、多方的求证。 (2) 实践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教师为本。对于新教师,培训势在必行。 第一有助于新教师本人的专业发展。可喜的是,新教师的满腔工作热情,但是,一旦接触教育教学,许多人的热情又会迅速打折扣。因此,培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第二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作为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这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一旦通过培训,能够可以独立的胜任工作,势必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第三对于教育对象来说,学生对新教师是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新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异小,学生更喜欢他们;另外一方面,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又容易出现一些在老教师的工作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课题试图在如下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探索: ① 现行的新教师培训的形式内容符合需求吗? 我区的新教师培训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八月底集中培训,分为幼教组和中小学组两大组。每个组的培训时间为四天。第一天,区情、学情介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第二天,教师的行为规范教育。第三天、第四天,分为小学组、中学文科、中学理科,分别讲授备课、上课的知识。第二阶段,新教师在所在学校完成,学校为每个新教师配备一名师傅,师傅负责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使之迅速进入角色。同步,在本学年度,每位新教师,要参加由区进修学校组织的40课时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用以补充教学理念方面的不足。 此种培训,对于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效果不大。特别是第一个阶段的培训,这类新教师,因为已经学习过了,不感兴趣。对于非师范类的新教师,还是符合他们的需求的,不过,课时又显得太少,蜻蜓点水,难以深入。 ② 培训的效果如何? 当前,新教师的来源相当广泛。从我区看,近两年的新教师中,师范类的教师比例仅有一半,例如去年,346名新教师中非师范类教师约有190人,占教师总数的54.9%。应该说,这样的培训,效果一般。尤其是对于非师范类的新教师,更属于蜻蜓点水,所学不系统,只是聊胜于无。 可见,对于新教师培训,从内容到形式,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操作,从课程建设到课堂实施,诸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提高入职教师培训效率,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教师岗位的工作要求的迫切任务。 预计的突破点 新教师培训是确保教师队伍高起点的重要保障之一,使教师在上岗前就对岗位要求有明确

2

的认识,对所需知识有全面的把握,对所需技能有初步的掌握,所有这些,都是新教师培训这个对教师产品的“临上战场前的最后一次补给”工作的核心内容,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我区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的样本和借鉴。 我们预期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对现行的新教师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其优势和不足,并对这两年参训的新教师的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他们最乐于接受的形势与亟需的、对加速他们适应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效果最为有益的培训内容。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个新的新教师培训方案(草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