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

时间:2023-01-16 09:24:13 作者:壹号 字数:24118字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篇一: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至7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

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可能会回答:29×8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

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了呢?你们来说说。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好好想一想。

(2)、小组交流: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相互交流。

(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组长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29×8≈240(元)

240元<250元

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

我们在计算29×8时,先把29看成30,因为30×8=240(元),所以29×8≈240(元)

强调: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带的钱数250元进行比较,因为240元<250元,所以带的250元够买门票。

(4)、强调≈: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

5、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道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二)、结合生活,创编例题。

1、情景引入: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无钱,够吗?注意:现在和前面一样,每张门票8元钱。

2、尝试估算

请你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语。

和小组交流,统一意见。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小明在动物园参观。

(1)、出示: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仔细读题,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解答。)

过程略。

(2)、和29×8比较,同样是估算,为什么它在估算后要进行比较,而这一道题在估算出一个大约数就结束了?它不需要比较吗?

师小结:不是所有的估算题目都需要比较,我们要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道题求是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我们已经求出大约数,当然不需要比较了。

(四)、全课总结:

…… 此处隐藏6173字 ……

提问: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列式口算。

3、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要求: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看谁写得多!

240=( )×( )=( )×( )=( )×( )=( )×( )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在游乐园玩得高兴吗?在高兴的同时你又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怎样进行口算乘法?在口算乘法时你准备提醒你的同学注意哪些问题?

搜索“cmpx.com.cn”或“综合文库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综合文库网,提供最新工作计划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