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东亚》经典读后感10篇

时间:2022-11-24 14:00:34 作者:壹号 字数:22601字

《发现东亚》经典读后感10篇

  《发现东亚》是一本由宋念申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现东亚》读后感(一):发现东亚的一种意义

  本书题为《发现东亚》。作者写发现东亚,必然是要发现一个与固有认知中的东亚有巨大差异的东亚。在世界已经普遍接受西方话语的背景下,作者所要发现的东亚,正是一个独立于西方话语阴影的东亚。

  在过去,西方话语随西方的坚船利炮而来,作为一种将殖民扩张正当化的理论依据。这种话语,如书中所言,是将人类的发展单向化,也即认为不同的民族处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欧洲处在这些阶段的最前端,即是最文明的民族。而其他各民族,必须要以学习欧洲为手段,以脱离“野蛮”而达到“文明”。根据这种话语,欧洲的殖民扩张自然就成了为“化外之民”带去“文明”的正当行为。

  这样的话语,在现在自然已经被抛弃。然而,其阴影依然在世界上游荡。现在,判断“文明”与否的一条标准,就是是否拥抱“普世”价值。这样的观点并没有错,但可惜的是,关于普世价值的论述,实际上受到了西方话语的垄断。西方“普世”价值的倡导者以西方社会的繁荣昌盛为证明,宣称从中提炼出的价值适用于全人类。这样的看法实际上是旧有西方话语的变种,给“欧洲最文明”的话语披上了一层“普世”的外衣。真正普世的价值可以从西方的经历提炼,但它必须经过其他人民的检验,方能称为“普世”。

  其实,战后的东亚一直在对新式西方话语进行实践。时至今日,实践已经显现了一些结果。结果便是,西方话语并不完全适用于东亚社会。而在这个时候,由于东亚本身深陷在西方话语的逻辑之中,一时间无法确认自己未来的走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发现东亚”才有了深刻的意义,也即为东亚提供可能的发展路径。正因为近现代东亚一直在以西方的逻辑自我建设,才需要在寻找新的建设途径之时,强调“独立于西方话语”这个概念。

  不论是接受西方话语,将东亚作为“文明”链后端的存在,以求发奋赶超;还是反对西方话语,对号入座般的构造出一个与欧洲处处相反的东亚,都未必是东亚发展的合适路径。在现存的体系里谋求超越,不外乎在屠杀恶龙之后,将自己送上恶龙的宝座。可能的发展路径,就藏在对东亚历史的发掘之中。正如本书所做的,通过对一系列历史事实的列举,梳理出一条独特历史脉络,并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东亚的全新视角。

  如书中所言,现在的人对于东亚历史的记忆大多在民族国家形成之后,并习惯以民族国家的视角去割裂地审视“民族国家”这个概念出现以前的东亚。而根据书中视角,近代以前的东亚既不是自外于西方的,也不是割裂的。

  最后,最重要的是,强调东亚一词,既非为中国的文化霸权缅怀,也非为日本的军事霸权招魂。其涵盖的一种意义,不过是为东亚未来的走向提示更多的可能性罢了。

  《发现东亚》读后感(二):《发现东亚》书评

  【吴按】这本书的获得是一次意外。在获得本书前的几天,一个很久没有在豆瓣和朋友圈互动的朋友意外的分享了这本书的新书发布会(事后才知道),然后就偶然获得了本书。本来已经决定去往佛教史了,不过似乎又被迁回到历史了~

  作为一名入门不得的人,我只能说谈一点在阅读时的收获。

  其一,作者的用功处不在近代史而是重新勾勒出近代东亚生成的基本轮廓,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他的观念中对于费正清主导的冲击反应论持有保守性看法,为此在论述的过程中把这条重建东亚的思路作为史料钩沉的主要线索,因此,在处理东亚自16世纪以降的历史时,都带有着“生成性”观点。这样的路径在我之前读到的其他书中散见,但作者把这样的线索拎出来作为自身之脉络,是我的收获。同时在几条线索中纵横捭阖,并把同一时间段中中日韩三国的历史并置并重塑,确实起到了“重塑”的效应。

…… 此处隐藏4332字 ……

  抗日援朝战争发生在哪一年?1592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决定性的一战,发生在1593年。你看,换一个视角你就会发现,正是因为东亚的三个大国中国、日本、朝鲜发生了战争,前后打了7年。战争的结果是大家都打得民穷财尽,各国没有力量遏制努尔哈赤的崛起,这才给了他宝贵的几十年时间,统一了女真。

  这一统一,它可不是一个地方势力那么简单。你想,在东北那个地方,女真人的力量是最弱的,周边的明朝、蒙古都比它强。想存活下去,就必须是一个多元政权,而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思维的政权。它统一了,按力量来说,它刚开始可能还是弱,但是在思维的多元性上,它可是一个新物种。周边的几个政权,都不如它。

  这一点,在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执政期间的一系列举措就表现得很明显。皇太极是1626年即位的,十年后,也就是1636年,他通过一系列的攻伐,已经基本解决了蒙古问题。

  这一年3月,漠南蒙古十六部齐聚沈阳,正式奉皇太极为蒙古大汗,奉尊号“博格达·彻臣汗”。你看,这个时候的皇太极身上,已经有了蒙古大汗的身份。要知道,自从成吉思汗之后,第一个不是成吉思汗子孙的人当了蒙古大汗。你就想吧,这个变迁有多大。5月,皇太极把国号由“后金”改为“大清”。在登基仪式上,发生了一件事。参加登基仪式的朝鲜使臣,因为朝鲜是明朝的属国嘛,所以拒绝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言下之意就是不承认他为天子。那好,这一年年末,皇太极征伐朝鲜,迫使朝鲜断绝了和明朝的宗藩关系,成为清的属国。

  你看,这个时候距离清军攻占北京,还有七八年时间。但是请注意:这个时候的大清,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女真人国家,它已经隐隐然有“天下”的概念了。它已经解决了和蒙古的关系,朝鲜也成了它的属国。中原王朝经营天下做得到的事,大清已经做到了;中原王朝没有做到的事情,它也做到了。在区域政治上,它的整合层次更高。到了皇太极的时候,满清治下的汉族人口已经非常多了,它就保护汉民,重用汉官,开科取士,这一套打法搞下来,汉族人对政权的认同当然就有了。这才能理解为什么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这样的汉人为什么死心塌地为大清卖命。

  满清的这种多元性,其实从一个细节也可以看得出来。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旗人。过去,我们站在中原人的视角,通常觉得旗人就是后来的满族人。其实不是。旗人指的是跟随大清入关的所有人。其中既有满洲八旗,也有汉军八旗,就是汉人,还有蒙古八旗。入关后,八旗主力除驻扎北京外,还在杭州、武汉、西安、荆州、广州等几十处重要城市驻防。“旗人”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享有诸多特权。比如,旗人世代不必从事劳动生产,其生活来源全部由国家承担。旗人比民人享有更多的机会做官。但是,旗人对应的不是汉人,而是民人。什么意思呢?就是它不是一个民族的概念,它是一个特权阶级的概念。是到了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为了强调民族区别,才把“旗人”和“满洲人”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

  这么前后逻辑一捋顺,我们才知道,满清入关其实不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征服农耕民族的故事,而是一个整合了中原、草原、西域、藏区的更大的统治解决方案,胜过了只以中原为基本盘的统治解决方案的故事。

  虽然是速读,我至少知道一个知识点,八旗子弟里面有不少汉人,并不是按照民族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