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防范泥石流的危害

时间:2023-08-23 11:31:06 作者:天下 字数:4470字

应该如何防范泥石流的危害(最详)

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多重作用,而且暴发突然,来势凶猛,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该如何防范泥石流的危害,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应该如何防范泥石流的危害

应该如何防范泥石流的危害

绝大部分的泥石流与洪流相似,是沿着沟谷流动。贵州山区沟壑纵横,则是山洪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

因此房屋建筑不要置于沟谷之内和沟口,特别是陡峭山谷的谷底附近。存在松散堆积物的陡坡之上不要修建房屋、村寨。降雨时节,行人在沟谷中行走要提高警惕,尽可能避开沟底附近行走,随时提防上游突降大雨引起山洪和泥石流暴发。

此外,人为造成的松散堆积物诸如废弃矿渣、工厂生产废渣、城市建设弃土、城市生活垃圾等,如果堆放不当,遇到暴雨也会形成泥石流。因此,科学规范地做好各种废弃物的堆放,也是防范泥石流灾害的重要方面。一是不要随意抛弃堆放松散废弃物,集中放置到规范的堆放场之中;二是松散废弃物堆放场要规范建设,设于平地之上者要有坚实可靠的挡土围墙和排水系统,设于沟谷之中者要有坚实可靠的挡土堤坝和排水系统。因为,随意散放的松散堆积物容易被暴雨冲入沟谷而形成泥石流,而不够坚实可靠的挡土围墙和堤坝,一旦在暴雨中出现损毁,造成的爆发性泥石流破坏性更为强烈。

泥石流预防措施

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当地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泥石流形成条件是什么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而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

1、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2、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防泥石流的安全常识

1、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离山谷越远越好,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2、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3、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4、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5、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

…… 此处隐藏0字 ……

6、不要上树躲避,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

7、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8、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

9、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

10、白天降雨较多后,晚上或夜间密切注意雨情,最好提前转移、撤离。

11、人们在山区沟谷中游玩时,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12、游客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