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草》教案 苏教版 doc

时间:2022-11-22 17:08:46 作者:壹号 字数:14070字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草》》教

案 苏教版

教材分析:

课文以红军长征过草地为背景,主要塑造了杨光和周副主席的形象,反映了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学情分析: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通过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领会人物的性格,体会人物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3.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如何通过文学语言展现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自学:

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解决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段落。尝试解决课后的习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过复述课文,理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导入

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标题“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学生活动一】自学检查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预习中文体知识、作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的生活是幸福的,也是多姿多彩的,但是,请同学们记住的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在这些先烈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一位,能否给大家介绍他的故事呢?(学生讲故事)今天我们再跟随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去结识一些为我们取得幸福生活而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的人们。今天,我们学习王愿坚的《草》,看这篇小说里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创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

2.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3.字词学习

半截.(jié)帐篷.(péng)僵.硬(jiāng)火燎.(liǎo)焦灼.(zhuó) 踉跄..(liàng qiàng)挎.包(kuà)愠.怒(yùn)掀.开(xiān) 刀绞.(jiǎo)酸涩.(sè)拽.到(zhuài)蔫.巴(niān)倚.赖(yǐ) 残渣.(zhā)撕掠.(lüè)飒飒.(sà sà)霎.时(shà)绽.开(zhàn)抽噎.(yē)湿漉.

漉(lù lù) 【学生活动二】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悟精神:

1.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作适当的点拨,最后得出结论。)

抓住线索理情节: ——草

1.战士误食野草 班长摸黑报告(开端) 2.撇开毒草忙救人 引出担架设悬念(发展)

3.主席下令辨毒草 不顾安危尝毒草(进一步发展和高潮) 4.平易近人议吃草 启迪战士悟真理(结局)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最后明确) 【学生活动三】激辩创新 探索人物

(学生活动:学生划出对杨光描写的语句,并思考问题。) §3、4、7、11、16结合书本简要分析 §重点分析三段17-20提问:

1. 当杨光得知担架上的危重病人就是病重而昏迷的周副主席

时,他有哪些反应?作者是怎样刻画的,体会用词的精妙。 明确:“惊住”“惶惑”“不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

…… 此处隐藏2321字 ……

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植物学知识,辨别野菜,

保护自己;今天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吃野菜为时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体现改革开放的好处。

分层作业:选择一位你熟悉的人物,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反思《草》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长征过草地时,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不顾个人安危,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自品尝毒草,果断作出英明的决策,并最终引导红军战士正确面对困难的事情。

回顾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有两处的构思是成功的: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的设计,摒弃了以往直接让学生归纳总结的方式。因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已经是八年级的同学了,但是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和归纳的能力还很缺失,所以我运用了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使他们有话可说,同时也能学习如何更好地归纳文章的内容。

二、反馈练习的设计,课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学生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为了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为了能够让他们能更好地学以致用,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选择你熟悉的一个人物,运用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巩固了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