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魅力

时间:2022-11-21 02:37:51 作者:壹号 字数:3548字

语文教师的魅力.doc

语文教师的魅力

一个热爱语文教学的教师,一定深知如何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向往的科目。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魅力无限、光芒四射的。那么这种魅力是怎么造就的呢?这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 此处隐藏0字 ……

一、强烈的亲和力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敬、有吸引力,进而使他们爱屋及乌,把语文学习当作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首先,教师要平视学生。

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不能居高临下。一个闷热的下午 ,学生昏昏欲睡,我想让他们读课文提提神,就说:“大家注意,开始读课文了,是你们读还是我读?”想不到同学齐声说:“您读”。我一愣,学生们则笑起来。但我没有板脸孔,而是平静地说:“我读就我读吧。”于是我抑扬顿挫得读了一阵,大家看我读累了,便说:“老师,还是我们读吧。”他们一口气读完了,读罢,士气大增。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

无论是课堂评价用语、作文讲评还是不置课后作业,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乐趣。

再次,教师要学会倾听。

课堂教学中,师生要进行情感的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不会很快领会教材 和教师的用意,常常要东拉西扯地绕弯子,这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要尽可能地点播引导;讨论时,学生的想法和老师不一致,此时教师要敢于放弃自己的想法,只要学生的说法能自圆其说就行。比如学《小橘灯》时,就文章是什么体裁,学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小说,因为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样样倶全 ;有的说是散文,因为本文重在抒发作着的莫种感受,一股强烈的感情贯穿作品的始终,动人心魄,并不以人物的栩栩如生情节的跌宕起伏为特点;有的则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坚持说是记叙文,作者真实地记叙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意在告诉读者一些什么,并不以文艺手法和笔调为目的。对这些看法,我都表示肯定,因为我想,学生对课文能有自己的理解,至于到底是什么体裁,已无足轻重。 第四,教师要学会赏识。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杨其所长,通过赏识其某一方面的素质,促使其其他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思想火花也要抱欣赏的态度,不能轻易扼杀。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一句话:“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里,“横”字妙在何处?比较好的理解是:横是平躺的形象,远远看去死气沉沉,没有一些向上的景象,与“萧索”、荒凉的意境十分和谐。有一个学生说,那时的房子比较低矮,小说中的“我”又是在低于地面的河中,这样看远处的房子,所以给人“横”的感觉,说明鲁迅很客观,用词很准确。学生的这种理解虽浅显,但他们善于开动脑筋,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