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时间:2022-11-21 01:44:43 作者:壹号 字数:7697字

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第一,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相通之处来研究。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相似相通之处,这些相似相通之处为中国人传播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淀了文化心理、准备了文化素质。颜克亮指出,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迅速传播,并生根、开花、结果,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追求上有相通之处不无联系。

《小平理论研究》2 1年第 2期邓 01

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文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综述刘玉洁(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一

陕西西安

7 06 102)

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在西方文化的母体中生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传播和应用,要取得东方中国民众的认同,就不能仅仅以洋符号来象征自己。在形式上,必须重视利用民族语言,使来自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语境的转换,实现民族文化的表达。二是互补价值:中国传统

第一,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相通之处来研究。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相似相通之处, 这些相似相通之处为中国人传播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淀了

文化心理、准备了文化素质。克亮指出,马克思主义能在颜中国迅速传播,并生根、开花、结果,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追求上有相通之处不无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传统文化中的“同理想”为吸收和借鉴科学社会主大义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同理想”马大与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都是指向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二,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为吸收第和借鉴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积蓄了丰富的文化基础。传统的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在“爱民”“民”血民”、重、 等方面有相通之处。三,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论思想为第吸收和借鉴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l l】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某种表面的、形式上的相似性,这对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的传播

文化与马克恩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可以实现功能互补。 中国的现代化需要从各种不同的理论中吸取智慧,需要一种理论共存的文化结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两大文化谱系应在冲突中求融合,从互斥中求互补,汲取彼此之精华, 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元并立,良性互动,适应时代潮流和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三是发展价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来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其主要理论来源,二者是“”与“”的关系,无“”流源源

则无“”流;同时,“国化”这一定语也表明,这些理论具有 中

民族性,中国的民族文化是这些理论体系的另一重要理论来源,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5。【 J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作为文化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也应当是变化发展的。当我党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历史方位、面临不同的历史任务时,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文化导向

起了某种认同的积极作用,非常不利于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但的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古代农业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整整一个时代。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未来人类的共同文化又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扬弃和超越,中国传统农业

…… 此处隐藏0字 ……

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未来人类的共同文化相比,后落了整整两个时代。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是,上述三种文化构成一个人类文化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资本主义现代文化与其它两种文化都处于对立状态,尽管在现实历史中古代农业文化距离未来共产主义文化最远,但表面地、形式地

相融合:命时期,革主要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革命文化导向即墨家思想相融合;当革命胜利以后,我党进入长期执政的历史阶段,就逐步转向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执政文化导向即儒家思想相融合。州还有学者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过

看, q -者相似性却比它们各自与资本主义现代文化的相他]似性要多很多 I这些表面上的相通相近是建立在本质性 2】差异基础上的。问题是,这种表面的相近性又往往容易掩盖二者实质上的差异,麻痹人们对这种差异的警觉。由此,深

程中要十分警惕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渗入许全兴认为,全面审视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却有对毛泽东发生过负面的影响:首先,个人专断、 家长制的作风。从理论上讲,毛泽东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民主主义;反对“三纲”、个人专断、家长制、一言堂, 强调民主集中制,提出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可是,很快就重犯斯大林的错误,他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 党之上,个人专断、家长制、一言堂十分严重。他与其他领导同志的关系已不是以往平等的同志关系,而是类似封

建时

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容易误读马克思主义,在理解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很可能会附加给马克思主义一些源于这种表面上相似性的似是而非的东西,使马克思主义丧失本真或出现某种程度的变形、失真。只注意到它们的相近之处,无视二者的本质差别,就会混淆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3 1 还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相通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刘力波、马启民指出,中华民族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基础的积极效应,体现它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理想观、思维方式和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在契合。同时,也要警惕这一文化基础可能产生的负效应。【 4】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或融合来研究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其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赋予中国作风和气派、从实现和生成中国化马克被思主义的重要途径。李建勇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三种价值:一是符号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马 4 6

代的君臣关系。他沿用了封建主义的做法,自己选择自己的接班人他主张人治,不主张法治。他对民主集中等的理解和实践也渗进了某些专制主义的成份。再如,个人崇拜。毛泽东在很长时期里是反对个人崇拜的。但随着对国际国内形势判断的失误,的看法由反对个人崇拜到逐渐接受、欣赏对他他的个人崇拜。他甚至在理论上提出有“正确的个人崇拜”和“不正确的个人崇拜”两种,把“个人权威”混同于“个人崇拜”。再又如,平均主义。在很长时期里,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与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的界限是比较清楚的。但是,现实的和历史的农民平均主义渗入到了毛泽东的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