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方法例谈

时间:2022-11-25 11:45:17 作者:壹号 字数:11144字

1

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方法例谈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和大家一起交流高三复习经验。今天我想略谈一下高三诗歌鉴赏的复习方法,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的鉴赏评价提出了两点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是按照形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几方面进行复习的。

(一)2009年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总叙 1.诗歌分类鉴赏知识汇总

①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②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例如:刘禹锡《石头城》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例如:杜甫《蜀相》、柳永《雨霖铃》 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例如:《从军行》、《出塞》

④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例如:《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例如《蝉》、《石灰吟》

⑥山水田园诗是通过对山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怀,寄托理想。例如《归园田居》、《山居秋暝》

⑦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⑧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例如:王维《过香积寺》朱熹《观书有感》

2、 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 ?概括评价诗歌内容的常用表述方式:“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赏析表达方式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赏析表现手法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思想感情的常用格式: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

3、 积累读诗的一般方法

①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

②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

2

③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④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二)鉴赏诗歌形象(意象)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其次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1)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⑥爱恨情长的形象。

(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③抓环境

…… 此处隐藏1224字 ……

⑦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⑧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⑨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⑩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引起游子思乡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2)提问方式:

① 诗中写了什么意象?请赏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