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哲理名言

时间:2022-11-20 21:26:39 作者:壹号 字数:31922字

篇一:感悟生活激励人心的哲理名言

感悟生活激励人心的哲理名言

1、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 若是糟糕,叫做经历。

2、当你在犹豫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很大;当你勇敢踏出第一步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很小。等到有一天你变成了你喜欢的自己的时候,谁还会质疑你的选择不靠谱呢?你已经变成更好的你了,一定会遇到更好的人。你是谁,就会遇到谁。

3、不要以为你在别人的世界里有多重要,说不定也只是泛泛之交。

4、回到过去,回到曾经,回到原点,回到最初的宁静。 我们终于落幕,彼此不再纠缠,生活终于归于平淡。 我终于明白,我还是那个喜欢安静的孩子,我还是那个不愿意和别人争抢的孩子。 我终于明白,我要的只是安宁。

5、情绪这种东西,非得严加控制不可,一味纵容地自悲自怜,便越来越消沉。

6、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挽留,而是命运的安排,自然的选择;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有时候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7、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太多的答案,没有为什么。一切皆有定数,求之不得,弃之不舍。

8、如果你不快乐,那就出去走走、世界這么大。风景很美、机会很多、人生很短,不要蜷缩在一处阴影中!要时常告诉自己,你有什么!如果你处在人生的低谷,那么就大胆地走下去!因为无论你怎么走都是向上路!

9、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10、有心的人,再远也会记挂对方;无心的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11、我们都要学会把悲伤写在日记本里然后一把火烧掉。把快乐 每天都翻出来炫耀。

12、淡淡的日子淡然地过。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淡了。也许是棱角平了,或许是成熟稳重了,脚步越来越踏实,日子越来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种境界,—淡然。得与失,成和败,聚或散,虽然一样渴望一切都好,但也能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种成长。

13、如果有一天, 让你心动的再也感动不了你,让你愤怒的再也激怒不了你,让你悲伤的再也不能让你流泪,你便知道这时光,这生活给了你什么,你为了成长,付出了什么。

14、有时候,越想忘记,越忘不了,那就让自己忙起来,忙到都没有想念的时间。然后,突然有一瞬间,你会发现,那些念念不忘的突然一下子就释然了……时间是最好的伤药,给自己点时间。要学会爱自己,跟谁过不去都不能跟自己过不去。

篇二:哲理名句推荐

哲理名句推荐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简析: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常用来表达一种"想要挽留却又不能留住"的心态。或对人生的感慨: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也如这花开花落、燕去燕来。)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简析: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或: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论诗》)

简析:常用来赞美人才的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含"世事超越前人,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必然趋势"之哲理。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简析:它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简析: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只要主观努力,心理健康,仍然能青春永驻,老当益壮。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简析:它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简析:坚信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抱负是必能实现的。

…… 此处隐藏7225字 ……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29、【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