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教师读书笔记600字

时间:2022-12-21 04:36:36 作者:壹号 字数:7059字

童年教师读书笔记600字3篇

《童年》在艺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童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生活为基础而创作的,讲述了自己(阿廖沙)的悲惨故事。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童年教师读书笔记6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童年教师读书笔记600字篇1

人生宛若天空,又蓝又美。童年,更是闪烁的一点点星辰,点缀了星空。使无目标航行的船只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但是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乐基的童年却是非常的悲惨。

这本书就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主要讲了阿辽沙.彼什科夫在三岁时父亲就病故,母亲带他回了娘家。可他的外祖父贪婪而残暴,两个舅舅又十分冷血,为争夺财产害死徒工小茨冈。外祖父不停地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断了他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作者可怜的母亲改嫁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祖父残忍地赶出家门,到社会上自谋生路……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渐渐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正如“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所说。就当我同情作者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处境终于迎来了缕缕阳光。他的外祖母像天使般把他引向光明。正如文中所写:“在她没来之前,我一直在黑暗中摸索,她出现后马上把我领到光明世界……是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难的生活。”她给予作者知识与希望,使他学会坚强。

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辽沙的爱,给予了阿辽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辽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的童年填满了题,但和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就幸福的多了。起码不会被饥饿缠绕,不用担心衣食住行。

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仅让我学会珍惜这美好的童年,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和做事。

童年教师读书笔记600字篇2

…… 此处隐藏0字 ……

当我们告别童年,走向少年的时候,回首自己在童年时候的朝朝暮暮,难免有些留恋。我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但年幼的我们那时却还身在福中不知福。当我读完高尔基的童年时,相比之下,我才发现原来我就是那只在蜜罐中长大的蜜蜂,从小就不用对生活担忧,长辈会给你采蜜,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吃完这些我自以为已经吃厌了的父母的呵护。

高尔基在幼年时期就失去的父亲,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工等。 在高尔基的童年中,我还知道得当时俄国腐朽的社会制度,黑暗现实和自私、愚昧的小市民气息。 当知道这一切时,也许很多同龄人都会说,如果我身处那时恶略的家庭环境,我也能像高尔基一样自立,去寻找自己能够生存的方法。但是谁又想过这其中的艰辛和坎坷呢? 社会—-常常听到人说这个词语。观点都是,社会是很复杂的,也是最现实的,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对你,大家都是对手,你没有实力,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被人们排斥。高尔基身处逆境,但是他有理想,他的身后没有人为他加油,但是他照样能够坚持下去,在这么多人面前站起来。而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教育,又有父母、长辈在身后作我们的精神支柱,给我们前进的动力。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 在高尔基的童年中,我还知道得当时俄国腐朽的社会制度,黑暗现实和自私、愚昧的小市民气息。

童年教师读书笔记600字篇3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名著《童年》,它是由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创作的。在《童年》中,作者大多数是以孩子的视角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们不禁感叹道:“可怜的孩子,谁的童年有你凄惨!”书中再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小主人公阿廖沙自父亲逝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艰辛岁月。在外祖父家里,没有一点家庭温暖,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事是司空见惯的,很显然,阿廖沙在这里生活时,内心充满了恐惧,胆战心惊的,生怕做错了事,但是,还好有外祖母的细心呵护,她成了阿廖沙童年时代唯一的精神支柱。可以说,《童年》是高尔基的真实写照,也是19世纪70、80年代俄国社会的缩影,它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民,尤其是“铅样沉重”的残忍可怕的小市民世界的生活环境。

童年生活是一个人生命当中最美好的回忆。正在享受童年的孩子就像春天中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着好奇与活力。但是,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却是一波三折,懵懂的他整日生活在惶恐、吵闹的阴影之下,面对凶狠、残暴的外祖父和自私自利的小舅舅雅科夫,阿廖沙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忍让。

在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中,有一个重要的人出现在他的身边—外祖母阿库琳娜。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宽大的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的庇护和疼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到了阿廖沙十岁那年,他的母亲与世长辞,家中已没有了依靠,所以他不得不走入社会,独立谋生。这个不幸的孤儿从此告别了饱尝善恶的童年,走向苦难的人间。可想而知,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一定是风餐露宿,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人、搬运工人和面包师傅。也许,正是因为他历尽千辛万苦,看透了这险恶的社会,整个国家民不聊生,战乱纷飞,所以他从1892年后,就以笔当枪,用文章来批判这个社会,以至于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颂。

自从看完《童年》之后,我觉得21世纪的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