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地震救援实战演练

时间:2023-08-26 19:30:23 作者:天下 字数:5551字

展开地震救援实战演练内容

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开释的一种表现形式。震时就近逃避,震后敏捷撤离到安全当地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引荐的展开地震救援实战演练,仅供参考,欢迎阅览!

展开地震救援实战演练

兴义市黄草大街展开地震救援实战演练

为深化推动防灾、减灾宣扬教育工作,最大极限削减地震灾祸构成的丢失,实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来,兴义市黄草大街办事处、兴义市消防大队展开高层建筑地震救援实战演练。

地震的散布区域

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产生在板块鸿沟上,仅有15%的地震与板块鸿沟的联系不那么显着。而地震带是地震会集散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布,在地震带外,地震散布零星。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散布在太平洋周围,包含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散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开释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散布比较零星。

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此地震活动带弯曲于各大洋中心,简直互相相连。总长约65000km,宽约1000——7000km,其轴部宽100km左右。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的地震活动性较之前两个带要弱得多,并且均为浅源地震,没有产生过特大的损坏性地震。

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该带与上述三个带比较其规划最小,不接连散布于大陆内部。在地貌上常表现为深水湖,如东非裂谷、红海裂谷、贝加尔裂谷、亚丁湾裂谷等。

地震时的自救常识

一、产生大地震时不要急。

损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损坏均匀只要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刻内你应根据所在环境敏捷作出保证安全的选择。假如住的是平房,那么你能够敏捷跑到门外。假如住的是高楼,千万不要跳楼,应当即堵截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当地,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敏捷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处。

校园,商铺,影剧院等人群集合的场所假如遇到地震,最忌慌张,应当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巩固物品下面,待地震往后再有序地撤离。

三、远离危险区。

如在大街上遇到地震,使用手护住头部,敏捷远离高楼,到街心一带。如在城外遇到地震,要留意远离山崖,陡坡,河边及高压线等。正在行进的轿车和火车要当即泊车。

四、被埋要保存膂力。

假如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坚持镇定,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膂力,极力寻觅水和食物,发明生存条件,耐性等候救援。

地震的检测

(1)测震:记载一个区域内巨细地震的时空散布和特征,然后预告大地震。人们常说的“小震闹,大震到”,就是以震报震的一种特例。当然,需求留意的是“小震闹”并不必定导致“大震到”。

(2)地壳形变观测:许多地震在临震前,震区的地壳形变增大,能够是平常的几倍到几十倍。如丈量断层两边的相对笔直升降或水平位移的参数,是地震预告重要的根据。

…… 此处隐藏0字 ……

(3)地磁丈量:地球根本磁场能够直接反映地球各种深度甚至地核的物理进程,地磁场及其改动是地球深部物理进程信息的重要来历之一。震磁效益的研讨有其理论根据和试验根底,更有震例的现实。

(4)地电观测:地震孕育进程中,会随同有地下介质(主要是岩石)电阻率的改动及大地电流和天然电场的改动,因为这些改动与岩石受力变形及决裂进程有关,因而提取这一信息能够猜测地震。

(5)重力观测:地球重力场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地球物理场之一,它与观测点的方位和地球内部介质密度有关。因而,经过重力场改动能够了解到地壳的变形、岩石密度的改动,然后猜测地震。

(6)地应力观测:地震孕育不管机制怎么,其实质是一个力学进程,是在必定结构布景条件下,地壳体中应力效果的成果。观测地壳应力的改动,能够捕捉地震先兆的信息。

(7)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动态观测:地下水动态在震前异常现象,微观现象如水井水位上涨,水中翻花冒泡、井水变色变味等;微观现象如水化学成分改动(如水中溶解氡气量改动等),固体潮(天体引潮力引起的地下水位涨落现象)的改动等。经过地下水动态的观测,能够直接地了解含水层受周围的影响状况和受力的状况,然后进行地震预告。

地震的构成原因

地震的构成原因是因为地壳板块运动,因为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化和运动,构成了地震。

地震活动在时刻上的散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刻产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泼期;另一段时刻产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安静期;表现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