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烧伤的预防

时间:2022-07-15 05:12:54 作者:天下 字数:7356字

烧伤烫伤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会有发生,但是事情没有发生到我们的头上,我们就不会放在心上,所以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天然气烧伤的预防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天然气烧伤的预防

防止天然气烧伤首先要防止天然气发生燃烧爆炸。

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要千方百计防止井喷,输气管线应经常检查,确保质量,有漏气现象应及时处理,严防爆炸。民用气防止室内爆炸燃烧的首要问题是防止漏气,一般情况下漏气是容易觉察的,特别是川东、川东北气田含硫量高,容易嗅出,而一般净化天然气中都含有微量的硫化氢或硫醇、硫醚,具有臭鸡蛋味。一旦出现了漏气,要注意防止火源,如划火柴,开关电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等。天然气密度小于空气,多集聚在室内上部空间,打开门窗易于排出。

关于试漏问题,必须用肥皂水或水试验,绝对不能用火试验。在天然气作业区,为确保安全及时发现漏气现象,应经常使用测爆仪,检查空间可燃气体浓度。如RH-31T型可燃气体测爆仪,除能测天然气中主要成份甲烷外尚能测氨气,乙炔及汽油蒸气,其测定范围采用0~100%爆炸下限,即指示100%时表示空气中含天然气5%,并以不同颜色表示危险程度,绿色为安全,黄色或橙色为注意危险区,红色为可燃气体的浓度已到爆炸范围,随时有着火爆炸危险。

根据多年来预防发生中毒、爆炸烧伤事故的经验,总结出“五先五后”(先通知,后停气;先断气,后检修;先检查,后使用;先点火,后开气;先灭火,后离人)、“八不准”(不准直接使用高压井口天然气;不准在草房、竹席棚里使用天然气;不准直接在木板楼上用气炉,不准用天然气火烤衣服;不准将气炉上的考克当闸门使用;不准开着火睡觉;不准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单独使用天然气;不准将气闸门接在软管上)的安全措施,经实践证明,只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定办事,事故就会大大减少。

天然气烧伤的现场抢救

1. 现场抢救的组织和原则

天然气着火大多发生突然,特别是井喷着火和输气管线爆炸时可发生成批伤员,且伤情有时很复杂,应积极进行抢救工作,有条件的,可组织抢救组(由领导、群众、专业医务人员三结合组成),并分成若干抢救小组,每组要有专人负责,各组均应明确自己的职责,防止顾此失彼的忙乱现象。

抢救原则应先重后轻,以挽救生命为主。然后才是如何保全肢体、维持功能;尽快使伤员脱离现场,并安置于通风良好处;搬运伤员时应注意保护创面,可用衣服、雨衣等遮盖创面,避免创面的污染和加重复合伤的损害等。

2. 伤员的自救

如衣服着火,最好是立即卧倒,就地打滚,将火压灭;或迅速脱掉燃烧的衣服,还可利用手边的物品如毯子、大衣、雨衣及砂土等,迅速覆盖着火处,与空气隔绝灭火;或用水浇,或跳入附近水中,尽快脱离现场。如室内天然气着火,同时还需迅速关闭供气阀门;烧伤部位可用冷水冲洗,以减轻烧伤的深度。切忌惊慌乱跑或双手摆动,助长燃烧,增加双手、头面部及呼吸道的烧伤,更要防止因慌乱而造成再损伤。

3. 因地制宜及时处理

(1) 如重危伤员,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抢救,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同时辅以适量的循环,呼吸兴奋剂。对于有严重呼吸道烧伤,有呼吸道梗阻者,应尽早作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有休克者,应创造条件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静脉补液。

(2) 合并有大出血者,应立即止血;有骨折者,给予适当固定,以防再损伤。

(3) 镇静止痛。烧伤病员都有程度不等的疼痛,重的可用杜冷丁或吗啡(有呼吸道烧伤和颅脑损伤及一岁以下婴儿忌用)止痛。烦躁不安的伤员,有时不一定是由于疼痛引起,很可能是血容量不足的一种表现,应创造条件进行静脉补液,或口服含盐饮料,切忌在没有弄清原因的情况下短时间重复多次注射镇痛药,特别是肌肉注射,以免造成镇痛药物积累中毒。休克病员周围循环障碍,肌肉注射药物吸收不良,故镇痛药可静脉给药。无休克的轻伤员可肌肉注射或口服止痛片。对现场所用的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必须详细记录。

4. 伤员转送的注意事项

烧伤病员原则上都应转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转运注意事项如下:

…… 此处隐藏655字 ……

★ 精选2020草原防火安全知识

★ 安全防止烫伤教案反思5篇

★ 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策划方案三篇

★ 防汛抗洪工作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热了怎么办中班教案

★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方案五篇

★ 小学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 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活动方案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