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内容

时间:2022-07-15 05:11:03 作者:天下 字数:14611字

中华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便被誉为礼仪之邦,饮食礼仪自然也就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内容

首先,中国古代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

礼产生于饮食。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规格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这告诉我们,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

《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其次,古人讲究饭菜的摆放方式和宾主的坐席。

自周代开始,在贵族阶层设宴招待宾客的场合,尤其讲究餐具、菜肴的摆设规则,相关记载见于《礼记·曲礼》、《礼记·少仪》等史料中。席间,他们席地而坐,餐具直接放在席上。饭菜要这样摆放:左边依次为带骨的熟肉、主食(饭),右边依次是大块的熟肉、酒和饮料;在最里边放酱酪调料,外边放烤肉,右边放着蒸葱;干肉铺类的菜肴,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若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若是干鱼,则以鱼头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着宾客的右方。

为什么要有这些讲究呢?原来这是为了敬客、尊长,以及食用方便。这些摆设次序,在家里以尊长的座位为准;宴请客人时,则以最尊贵的客人所坐席位为准,宴饮开始之前,要进行进食的礼仪,宾先主后说一些互相激励祝福的话。然后再行祭食的礼仪,以报答先祖,表示不忘本。

再次,古人喝酒时也有很多礼仪。

无酒不成席。传统礼仪中,有专门的筵席礼仪。酒在筵席中不仅是礼的需要,更起着乐的作用,适有“依酒成礼”、“借酒助兴”、“以酒作乐”等说法。《尚书·酒诰》就有如下规定:“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周朝对此有更细致的规定:进门不脱鞋,边喝酒边聊天是为“礼”,脱鞋席地再喝,是为“宴”;能喝者喝,不能喝者不喝,这叫做“沤”;大家一起喝,是为“沉”,喝得出不了门,叫“湎”。君子可以“礼”、“宴”,可以“沤”,但不可以“沉”、“湎”,也就是说前三种做法符合礼节,后两者是喝酒时应该严格禁止的。

古人在宴席上总是离不开酒,自然喝酒时的礼益范也不少。宴席上在祭食礼仪后,便接着行饮酒的礼仪。主人举杯向宾客敬酒,叫“献”;宾客回敬主人,叫“酢”;主人先自饮酒,再劝宾客饮酒,这叫“酬”。饮酒时,要小口细品,而不能大口喝酒,更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否则就会大出洋相,甚至召来杀身之祸。

饮食礼仪常识

一、最早的饮食礼仪

古人认为最早的礼仪从饮食活动中产生。《礼记》记载,周人席地而坐,食器直接放在席上,饭菜摆放有规则。

宴饮开始之前,行进食之礼,宾客先,主人后,起身说一些互相感激的话,称为“兴辞”。坐定后,再行祭食之礼,将所食用的饭菜拨一些放到食案上,以报答造食先祖,表示不忘本。

二、基本的传统饮食礼仪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饭前必须洗手,否则会被认为不讲卫生,没有共饭的道德。

吃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不要扬饭、放饭,即不用手扬散饭中热气,不把吃剩的饭放回食器中;不可流歌、咤食,即喝汤时不能喝得满嘴淋漓,吃饭时口中不要发出声音;不要大口喝汤,不要啃骨头,不要把骨头丢给狗吃,不要把咬过的鱼肉放回盘中,不要专拣自己喜欢的食物吃等等。

在社交宴席上,吃到最后,客人要用汤泡一点饭,表示主人招待的菜肴太好吃。

三、使用筷子的禁忌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根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两端一定要对齐。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地摆放在饭碗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地竖向放在饭碗正中。

1、三长两短

…… 此处隐藏2656字 ……

6、如有骨头或是不能吃的东西不要随地乱吐,应放在指定的碗里。

布菜礼仪

1、上菜顺序为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

2、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

3、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要请客人和长辈先动筷子,以表尊敬。

离席:

1、若是有事要中途离席,应说明具体情况,离开时不要惊扰他人;

2、要待主人敬完主宾和重要客人,并且发表祝酒词以后,才能向主人敬酒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