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转变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3-01-27 23:36:58 作者:壹号 字数:19074字

教师转变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7篇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活动感悟,应该书写心得体会进行描述。那么,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转变工作作风心得体会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转变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

教师转变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篇1)

没有掌声,也没有鲜花,每年的教师节总是轻轻地来,悄悄地走,除了在平静的心海里荡起一圈涟漪外,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__年前的我们还是意气风发的轻狂少年时,就面临着一次重要的人生抉择。或许选择这样一条路的理由有千千万,但是走上这条的路的目标只有一个。那时的我们不渴望掌声,只想听到同学们来到学校时的那一句问候;那时的我们也不期待鲜花,只想看见孩子们离开学校时的那一张笑脸。其实一切如此简单,为了这个朴素的愿望,我们寒窗苦读三年磨一剑,带着锋芒走出这个已经不再属于我们的校园,走进那个等待我们超越梦想的校园。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__年后的我们早已脱尽稚气,虽然有的同学毅然决然的放弃最初的选择步入官场职海,但绝大多数还是始终坚守在教育岗位一线。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执着?我想那是因为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的关爱。爱是力量,爱是勇气,尽管这条路坎坷不平,历尽艰辛,甚至饱受非议与鄙夷,但是我们依旧在默默行走,不肯回头。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人生未到尽头,奋斗就需不止。我们不在乎掌声与鲜花,因为我们清心寡欲,早已淡薄了名利。为师者,为的是授业传道解惑,而不是金钱荣誉地位。人世间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算计与钻研的,只要凡事用心,坦荡付出,是非功过又有何争论的意义呢?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衷心祝愿先于我行者常保健康,余热散发不止;同于我行者长存睿智,光芒璀璨不已;后于我行者多学勤奋,细流绵延不绝。

不需要掌声,也不需要鲜花,即使今年的教师节依旧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但是至少曾经在我平静的心海里荡起了一圈涟漪——选择这条路我无怨无悔!

教师转变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篇2)

十六年的工作经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曾经演绎的艰辛和痛苦竟然成了我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成为我记忆中的珍宝。

1994年8月,我从南宁市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双桥镇中心小学任教。年少轻狂的我告诉自己: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工作,回报所有关心过我的人。

双桥中心小学坐落在双桥镇上的教育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成绩斐然,能在这所学校任教我感到很自豪。学校当时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执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双桥小学与双桥二中仅一墙之隔,我每天的作息,就跟初中生一样。而且当时,学校的设备还比较简陋,没有专门的备课室,每一天上完第一节课,回到房间里,我便拿起扫帚打扫卫生,给门口自己养的花淋水。接着,我便洗干净手打开录音机听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稍作休憩,小结调整第一节课的教学思路,再去上第三节课,生活充实而惬意。1995年的2月,为了提高学历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我和几位教师报名参加了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科自学考试。第一次考试,我只通过了一门,其他的两门当时并没有通过。这一成绩,着实让我吓了一跳,可因为是父亲帮我交了一半的学费,我不敢有放弃的念头。7月份、10月份的考试,我不敢报得太多,仅报了两门。但没想到这一回给我的打击更大,我一门课都没有通过。其中《中学语文教学法》我仅考了38分,还居然是我们学校参加考试的8位老师中成绩最高的!看着好几个老师不再坚持,而选择放弃,我心里也不禁打了退堂鼓。坚持还是放弃呢?我斗争了好久,放弃的人在我耳边说:“太难了,多累呀,别折磨自己了,放弃吧!”坚持的人也在我耳边讲:“别放弃呀,如果坚持下去,最快的一年半就能把专科的学业学完。如果放弃,等来年再参加成人高考,还要再读三年。

…… 此处隐藏3493字 ……

教师转变工作作风的心得体会(篇7)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进行回顾反省,思考其得失,以便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及时调整、改革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显然有效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这个公式充分说明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

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课前备课处于教学预设阶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从而有效教学。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每堂课都是“新”的,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审察和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发现问题,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一次次的“意外”成为擦亮课堂的神奇火种,使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产生启迪,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积累经验。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以便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总结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当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思,并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对课堂效果做出正确的反馈和客观的分析,善于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积累成功经验。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或独具匠心之处,课后若能及时记录下这些课堂的闪光点,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不仅能够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且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撰写教研论文提供不可缺少的资料。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再好的课堂教学也难免存在不足。因此,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探究和剖析其原因,对今后教学的成功显得十分必要。对于不理想的课堂,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查找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和其他老师交流,这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矫正偏差,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纠正,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有些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则是通过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等形式反馈出来的。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拓宽了教师的思路,有的问题甚至可以引向纵深,有利于教学相长。此外,学生的提问还可以使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毕竟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