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心得600字五篇

时间:2022-11-30 10:07:06 作者:天下 字数:11906字

呼兰河传读后心得600字五篇

  《呼兰河传》是一部很单纯的作品,没有太多复杂的人物性格与情节,像是在讲故事,而不是演剧本.下面是小编精选推荐的呼兰河传读后心得600字,欢迎阅读。

呼兰河传读后心得600字五篇

   《呼兰河传》是一部很单纯的作品,没有太多复杂的人物性格与情节,像是在讲故事,而不是演剧本.下面是小编精选推荐的呼兰河传读后心得600字,欢迎阅读。

  呼兰河传读后心得600字 篇一

  读完了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心情是复杂的——有愉悦,有伤感,还有释然。正如茅盾在序言中所说,它不像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在于它更像一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读着这部小说,仿佛看到萧红就站在我的面前不曾离去,如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娓娓道来她童年的趣事:呼兰河的人民是那样的善良,知足,过着一尘不变、与世无争的生活……随着笔调一转,萧红变得忧郁起来,我们看到的是她单调寂寞的童年,尽管祖父给了她很多慈祥的爱和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对于一个得不到家庭温暖和父母爱的孩子来说,她的内心是孤独的,也许这也是导致她日后在三次婚姻中屡遭失败的原因吧。

  呼兰河发生着一个个普通而残忍的故事,日复一日,萧红痛斥这人吃人的旧社会,痛斥日本人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她对家乡人民愚昧、麻木、任其宰割的命运报以深深的同情,同时也对家乡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觉醒感到欣慰。

  萧红的命运是不幸的,虽然她的一生都在反抗旧的封建礼教,但她最终没有逃脱悲惨的命运。

  我认为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是消极的,如同翠姨,她生活在新旧社会交织变迁的时代,对于现实的不满只作内心默默的反抗,呼兰河转又是积极地,在大革命时期总有一些像萧红这样具有先知先觉的进步人士,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唤醒民众愚昧的良知,揭开他们被蒙蔽了双眼的面纱,也许萧红没有像赵一曼、秋瑾、石评梅那样对未来充满热情,投身革命,也许她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个人情感悲痛中,但是在那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那样寂寥悲痛的心境下,依然执笔完成这不朽的巨作,这就足以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读完这本小说,也深深感受到活在当下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对一些落后的农村依然被贫困愚昧困扰的现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

  呼兰河传读后心得600字 篇二

  之前,读书漂流发了《呼兰河传》这本书,一听书名,我的兴趣顿时全无,可仔细一看,呀!是萧红的作品,我那兴趣又"跑"了回来。因为我觉得萧红的作品都很生动。

  书中,有很多人物形象,比如:胡家媳妇:聪明能干、温顺;有二伯:忠实勤恳;冯歪嘴子:勤恳忠厚;小团圆媳妇:孤独无助……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五章——团圆媳妇。这一章里讲:团圆媳妇才12岁就嫁到了别人家,她的婆婆为了给她一个下马威,就天天打她,用皮鞭子抽、用烧过的烙铁烙团圆媳妇的脚心,最后把她打出病来,天天跳大神,真是一种迷信啊!何必呢?不仅如此,最让人愤怒的是她婆婆要给团圆媳妇用滚烫的开水洗澡,而且还是当众!有几个人舀起热水就往她头上浇,不一会儿,她便昏了过去。大神一看,又是往团圆媳妇脸上喷水,又是给她扎手指头尖,所以她醒了。就这样,烫昏弄醒了三回。这样折腾团圆媳妇,她能不死吗?

  这些人真是迷信,好好的一个大活人,硬是被折腾死了,还花了不少的钱,真是"一举两得"呀!不仅当时迷信,就是现在还有不少人迷信。

…… 此处隐藏2077字 ……

  在这种社会中长大的萧红是寂寞的:妈妈对她是恶言恶气的,爸爸对她是冷淡的,奶奶会因为一些小时而拿针扎她的手指,只有爷爷对她是慈祥的。在那个时代重男轻女是十分明显的,生个男孩,家人会欢天喜地,生个女孩,家人会一脸嫌恶。你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萧红,怎能不孤独?

  所以在萧红四十二岁的时候,她就早早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了《呼兰河传》。

  这本书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是多么幸福,更让我珍惜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我感受到了不用担心温饱是多么幸福。而且,也不能相信封建迷信,这样只能害了自己。

相关文章:

1.《呼兰河传》读后感-读书心得优秀范文5篇

2.《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

3.读呼兰河传有感600字5篇

4.《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