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习教师心得体会【10篇】

时间:2022-11-27 18:34:38 作者:天下 字数:25723字

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当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校实习教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实习教师心得体会篇1

教育教学效果等的态度体验,称为教学情绪。人的情感和情绪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形成感染源。被感染者往往是因为仿效、移情、参与心理和空间共存等原因而与之在情感上发生共鸣。有时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掌握调适与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保持愉快的心境,,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最佳状态,并有助于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和提高。

教师的任何消极情绪,都会严重影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如果控制不当或不能控制,就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更有甚者就无法正常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此外,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会相互影响。但总的说来,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一位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积极情绪,避免自己的消极情绪。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初三的两个班是我在五月份刚接的两个班,目前已经教半个月了。对于初三的孩子来说,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我十分不能理解一些学生已经开始放任自己的行为,难道是认为自己的基础太差,一个月也补不了多少东西吗?课下我也经常找到他们来进行谈话,我问问他们的想法。还真的有学生和我认为的一样,这让我很无奈,感觉自己无从下手,于是乎,在那个班上课时,自己的情绪很低落。课下我也感觉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很差。我也进行了积极的反思,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教师的情绪对学生们情绪的影响,以及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我采取让他们在自习课上给我讲一道题的方法来让他们体会在数学上的成就感。课上我也自己积极的调动自己的情绪,用最高亢的精神去讲课,让学生们感受到上课的激情,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土程师,其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以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所产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要了解不良情绪的危害及其自我调控方法,进而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工作质量,维系身心健康,促使课堂效率不断提升。

学校实习教师心得体会篇2

高中生物内容比较抽象细致,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有所欠缺,这给教学带一定挑战。如何让高中生物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提高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在堂上“抬起头,动起手”。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抬头看黑板,动手做练习。作为生物老师得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对学科失去兴趣。为此,总结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下几种方法:巧用比喻化疑难,妙用诗词添兴趣,口诀谐音助记忆,理论知识实际化,重点知识实验化,难点知识“数字”化。

中学生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让学生走出题海。要解放学生,教师就要钻进题海,在题海中淘金。一般说,在学习新前,我总是先把本后习题,手中的资料做一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本上没有挖掘出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就拥有了发言权,就会知道学生哪儿容易卡壳,可能会有哪些解法,使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实效。

…… 此处隐藏5874字 ……

有时候我会思考,理科班的地理学科有什么意义,其实考试与否并不重要,地理可以增长见识,丰富见闻。你可以没去过九寨沟、没去过巴黎、没爬过乞力马扎罗,但是你学习地理可以知道它的大概,“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这会构成你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能和别人有谈话资本的人。我希望我的教学下,学生会成为博学有趣的人。

学校实习教师心得体会篇10

心理学认为: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后,都希望能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人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的职业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这种赏识表现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就是要协同师生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理意义上的教学是人的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的学生,尽管他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识记教材,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丧失理解因果联系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师生之间在期望、目标、观点上出现的一些不合谐的音符采取一种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和处理。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并应当主动地发现学生的“善良本性”,致力于挖掘他的(哪怕是极细小的)优点和特点。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赞赏若能与学生的意愿、兴趣及心理特征相吻合,则可能使学生优良的一面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中处于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一些不良行为或特征则会随之被淡化和减弱。

因此,教师学会了解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教师在“移情”之中真正懂得欣赏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同时,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绝对权威”的作风,如果想做到真正地赏识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就应该允许学生说“不”,甚至鼓励他们说“不”,让其充分地“表白”和“暴露”自我,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灵感”,开发其特长和潜能,促使个性自由地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中所强调的“具有独立人格、自我完善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