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时间:2022-11-24 17:07:57 作者:壹号 字数:4011字

第六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内容摘要】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因内在的需求而求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或良好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健全发展与完善。同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意义学习等两种方式,并对意义学习的特点和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做了较系统的阐述,深化了人们对学习实质的看法。人本主义强调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教学模式,对于当代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都起到了或大或小的作用。本章在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时,先简要阐述了人本主义兴起的缘由,然后揭示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在思想发展线索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最后比较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异同,揭示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现代教育价值。

【核心概念】

“第三势力”、无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学生中心、被动学习、主动学习、愉快学习、刻苦学习

【思考题】

1.概要谈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现代价值。

2.简要谈谈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与奥苏贝尔心中的意义学习之间的区别。

…… 此处隐藏0字 ……

3.联系实际谈谈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4.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审视当前中国的教育现状,其中存在哪些优点与不足?

5.如何有效处理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和逆境出人才的关系?

6.主要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国的人本主义教育传统之间有何异同?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的缘由

20世纪中叶一些心理学家逐渐认识到行为主义心理学没有恰当地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与主宰自己命运等问题,过于关注严格的研究方法,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实质性的东西,将人与猫、白鼠、鸽子等动物混同,将对猫、白鼠、鸽子的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人人类学习,使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时出现了明显的机械决定论与动物化的倾向。精神分析心理学既有明显的生物还原论倾向,又只关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不关注心理健康的人,而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的人占据多数。出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严重贬低人性和非人化倾向的“不满”,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一场针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变革运动,这就是著名的人本主义

①(humanism)心理学运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于1962年成立,成立之后的第一任主席是布金陶(Bugental),这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已得到心理学界同仁的认可。在心理学历史上,相对于处于第一势力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处于第二势力的精神分析学派而言,人本① 在西方,“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有时都用“humanism”一词表示,“人道主义”有时也用“humanitarian”这个词表示。“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针对基督教的“神道主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想,它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幸福;后来延伸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人本主义”较之“人道主义”的范围要大一些,它是一种偏重于个体,以提高个体的尊严与价值为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潮。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文主义”的定义是:“humanism”指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是首要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文化的主题 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于自然界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从哲学上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