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

时间:2022-11-24 10:30:15 作者:壹号 字数:3276字

《兰亭集序》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家的文学常识;了解书序特点;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2.学习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能够理解并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3.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作者的思想。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学习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

2.难点: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作者的思想。

三.教学课时:2—3课时

知识链接:

作家作品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背景探寻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晚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他们聚会时列在溪水两旁,把羽觞(一种轻便的酒杯)放在水上,顺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写不出诗的人,都要被罚酒,当天有二十多人赋诗,一共写了37首,编为一本诗集,即《兰亭集》。王羲之的序是当场写就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的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之风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风,书写了一篇情真意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在写作本文时是即席挥毫,所书文稿也成为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文体知识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赠序是古代惜别时的一种赠言,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古代送别多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也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 学习过程:

基础积累

…… 此处隐藏0字 ……

一、字音辨识

癸丑( ) 会稽( )( ) 修禊( ) ....

清流激湍( ) 流觞( ) 游目骋怀( ) ...

二、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__悟____通___晤___,____面对面_______)

三、一词多义

1.临

①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