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时间:2022-11-23 14:13:37 作者:壹号 字数:3656字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0

2009-09-10 23:07:20

标签:

…… 此处隐藏0字 ……

ISO标准与软件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自从1987年公布ISO 9000族标准以来,ISO 9000族标准已经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 9000族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双方在进行交易活动中的要求。供方只要按ISO 9000族标准组织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并通过权威机构的认证,在产品质量方面就会赢得顾客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顾客在市场上选购产品时,更愿意选择通过质量认证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从而减少一部分多余的或力不从心的繁琐的质量检验活动。 ISO 9000族标准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之上。每一个过程都由诸如原材料、设备、组织和人员等作为输入,输出的是过程的结果,如半成品、成品和计算机软件产品等。质量管理是通过对组织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一个组织的各种职能和各层次管理的一贯目标应该致力于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以满足顾客和社会的需要。

在ISO 9000族标准中,与软件企业关系最密切的是《ISO 9001 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和《ISO 9000-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三部分:ISO 9001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供应、安装和维护中的指南》。 ISO 9001标准从20个方面全面定义了质量体系要素,规定了质量体系的要求,如果产品开发、生产者或供应方达到了这些要求,就表明具备了质量保障能力。 尽管ISO 9001标准全面明确地定义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软件开发活动的全过程,但是ISO 9001主要是针对制造业制订的,没能详尽地描述软件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因此,ISO专门制订了ISO 9000-3作为ISO 9001标准的实施指南。

ISO 9000-3作为软件企业实施ISO 9001的指南,对其中的20个质量要素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其主要思想是: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有着一系列的任务。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各级管理层和开发人员的共同配合和一致协调。其中高级管理层应该根据其在过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来制订总体策略,下一层的管理者负责制订用来实现总体策略的实施计划,并管理他们所制订计划的执行。开发人员在计划时间内、以尽可能低的费用开发出满足功能要求的软件的前提是准确地理解用户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ISO 9000-3对软件企业的软件开发和维护活动起到的是指导性的作用,不带有强制性,而具有建议性。一个软件企业在贯彻和执行ISO 9000-3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基础和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软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活动。软件企业影响软件质量的全部因素在软件生命周期内始终处于被监控的状态,实现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

此外,ISO/IEC于1995年制订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ISO/IEC 12207:1995),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是ISO 9000-3实施指南的进一步扩展。

软件过程技术及其发展

随着软件工程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软件质量的瓶颈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支持和管理问题,意识到关键的是“软件过程” 从1984年开始在计算机界掀起了“软件过程运动”,针对软件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进而诞生了软件过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