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

时间:2022-11-23 13:13:45 作者:壹号 字数:4319字

40

30

20

1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第5章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5.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5.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5.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5.4 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抵消经济波动 5.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5.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财政政策概念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 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 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5.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财政政策工具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 税收 公债

5.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 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 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 ,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 府采取任何行动,如税收和转移支付。

5.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自动稳定器经济萧条时期: Y ↓ → TR↑→ C ↑ → AE↑ → Y ↑ 经济繁荣期间: Y ↑ → T ↑ → C ↓ → AE ↓ → Y ↑

5.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西方财政政策发展阶段1936 ~ 1945年:反萧条的、简单的、膨胀性 的财政政策。 1945 ~ 1961年:推行反经济周期的补偿性财 政政策。 1961 ~ 1979年,实施充分就业预算的财政政 策。 1981 ~ 1991年,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

5.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年度平衡预算每一年预算应力求平衡,或量入为出或量出为 入。

周期平衡预算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经济繁荣时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净 税收水平。

财政政策: 曲线移动 财政政策:IS曲线移动R A R1 R2 BIS1 IS2 IS2 LM

R A B

LM

R1 R2

IS1

Y2 Y1总额税↑, 总额税 IS 左移

Y

Y2 Y1税率↑, 税率 IS 越陡峭

Y

5.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 )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导致利率上升以致私 人投资被挤出。 人投资被挤出。G↑ → AE ↑→ AE > Y → Y ↑ Y↑ → Md ↑ → Md > Ms → R ↑ R↑→I↓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R IS1 B R2 R1 A 挤出效应 G增加 F IS2 AF =ΔG /MPS LM

Y1

Y2

Y

5.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LM越平缓,财政政策越有效 越平缓, 越平缓

RR3 R2 R1

LM2

C

B

LM1

A IS2 Crowding-out effect IS1 Y1 Y3 Y2 Y

5.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概念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既定目标 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 节利率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以达到一 定经济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

5.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一般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汇率稳定 和保持收支平衡等。

货币政策特殊目标防止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金融恐慌,稳定利 率以防止利率大幅度的波动。

5.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工具调整法定准

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率 道义劝告

5.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变更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 给量和利息率。 特点:简单但不轻易使用

5.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调整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的利息率,以限制或鼓励银行借款,从而影响 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和利率,进而决定货币 存量和利率,以达到宏观调控地目标。 特点:通常与公开市场业务配合使用。

5.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 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特点:操作灵活;不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

5.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 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 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 用目的的政策。 特点:道义劝告没有法律地位,也不同于强 制性行政手段。

货币政策: 曲线移动 货币政策:LM曲线移动RLM1

Ms增加

LM2

R1 R2

A BIS

Y1

Y2

Y

5.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IS曲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有效。 曲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有效。 曲线越平缓

…… 此处隐藏0字 ……

rMPS越小, 越大 MPS越小,Y ↑越大 越小 LM1

LM2

r0 r1 r2

A B CIS2 IS1

Y0 Y2

Y1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