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问题现状111

时间:2022-11-22 19:42:15 作者:壹号 字数:11217字

残疾人就业难问题成因与解决措施

XX县残联 2013.9

摘要: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就业上,比普通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就业矛盾突出。就业是残疾人的生存和尊严之本,有了就业机会,残疾人才能谋生存、求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县残疾人的就业现状,指出了残疾人就业难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解决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县已办证的现有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共2万余人。按照就业形势分类统计,安排城镇就业年龄段残疾人0.3万人,集中就业(主要指在社会福利企业中就业,也包括少量的工疗机构)0.2万人,分散按比例就业500人,个体就业或自愿组织就业520人,未就业残疾人上万人。这充分反映出我县残疾人存在就业难问题。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就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解决措施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残疾人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残疾人家庭及自身的问题

残疾人的家庭教育决定着他们的心理、技能、性格,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在残疾人家庭一般不重视对残疾子女的教育,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多的保护,没有挖掘他们自身的特长和天赋,从内心上认为孩子是残缺的,导致残疾人自身看不起自己。另外,社会上缺乏残疾人自身专门的培训基地,因此残疾人难以从小受到专业的、系统的技能培训。特别是在我县边远农村,大部分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条件和家庭环境的制约,生存都令人堪忧更谈不上教育。

残疾人由于身体的障碍,在对外交往中和正常人相比存在许多不便,他们普遍存在自鄙心里和对社会的依赖心理。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人对残疾人存有偏见,残疾人在出行、生活和工作中受到歧视。因此,残疾人在心理上常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抑感,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能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还有个别残疾人认为我是残疾人,国家就应该养活我,总是指望得到政府的照顾和扶助,不愿走自食其力的路,于是在生活和处理一些事情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很严重。实际上,许多残疾人存在许多潜能,如果残疾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本来应有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也会创出自己的事业。例如,我县优秀残疾人创业者李晓梅,她创办的甘肃省田地公司,正常养活职工60多人,这样的作为让正常人也很敬佩。但如果自卑心理很重,即使很有天赋,也会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

(二)社会对残疾人就业存在偏见

一些单位在用人的时候,对残疾人拒之门外。他们觉得残疾人会影响到自身企业的形象,而且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由于政府机关执法强制力度不够,不少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不愿意或有意逃避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规定,有些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这一方面反映出一部分企业的法律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不强,更加导致了残疾人就业面临门槛的难题。在现代社会,一个大家口中口碑良好的企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有责任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因此,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都负有伦理道德义务,可以并且应该帮助社会上的特殊群体。

(三)残疾人服务体系的不完善

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业市场建设滞后。现有的体系由于一些职能尚未发挥,存在着歧视残疾人就业的现象,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畅通。特别是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条块分割,资源不能共享。一些企业由于招用残疾人数有限,很多残疾人得到招工信息时已为时已晚,只能又白跑一趟。还有一些残疾人因对招工信息的真实性持有怀凝态度,造成招工单位录用不足。

(四)现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不合理

我国现行残疾人就业政策有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就业两种,这两种政策不适应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待调整和完善。

…… 此处隐藏1886字 ……

参考文献:

[1]残疾人就业条例和社会保障法

[2] [1]王嘉瑛,当前残疾人就业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政,2005年第05期. [3]莫明,对残疾人两种就业方式的思考[J].中国残疾人,1995年第10期.

[4]陈显容、周永生,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劳动就业新趋势[J].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03

期.

[5]黄华醒.刘星明.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