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十八周

时间:2022-11-22 18:58:36 作者:壹号 字数:5793字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课 题 学习目标 能通过吗?(二) 1、知识与能力:探索一个涵洞限高3.5米,一辆卡车高3.25米,它能通过吗?并能进行正 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如何才能知道通不通过的计算方法 练习纸、练习本 学习重难点 学习资源 导学流程 检查自学 呈现目标 任务导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答: (1)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数学书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 2、让学生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3、老师拿出一把米尺,学生量,学生发现认识到量黑板等长的物体的长度时,用长的尺子比较方便。直接说出:我们把这把尺子的长度叫做米尺。 4、让学生小组观察认识认识米尺。观察米尺上有什么?总结:米尺上也有刻度线、米尺上也有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的间隔都是一样的、还是和学生尺子一样把零刻度线作为起点。 揭示:我们把这统一把尺子的长度叫做一米,长度是一米的尺子叫做米尺。 5、教学生认识温度计。 二、一米到底有多长呢? 1、说说3.25米和3.5米有多高呢? 2、指名字举例,让学生感受长度。 3、教师指导完成讨论。 3、拓展、活动 三、巩固练习。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拓展训练 当堂达标 预习先行 课 后 反 思

…… 此处隐藏0字 ……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课 题 练习六(一) 练习六(二) 学 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习目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标 值观: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 学习资源 导学流程 检查自学 呈现目标 任务导学 教学重点: 如何才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进行比较大小。 练习纸、练习本 活动过程 1、口算下面各题。0.4+0.6= 1-0.37= 10-5.9= 2.6+18= 27+8.08= 40×60= 1.52+1.48= 28.5-13.4= 2.9+7.1= 10.01+0.99= 2、用竖式进行计算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3.15-0.98= 40-27.53= 14.5+9.27= 4.02+5.263=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7.14-4.38-5.62 13-(5.28+3.12) 5.01-1.9+4.99 (5-0.07)-(0.8+2.24) 拓展训练 当堂达标 预习先行 课 后 反 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学 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知道小数的表示方法。 习目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标 课整理与复习(一) 题 学习重难点 学习资源 导学流程 检查自学 呈现目标 任务导学 教学重点: 如何才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进行比较大小。 练习纸、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 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1、1.0.57元表示( )元( )角( )分。9.87米表示( )米( )分米( )厘米。6元5角 =( )元 1米2分米 =( )米 2、把1千克.0.56千克.0.6千克.1千克20克从大到小排列是:( )>( )>( )>( )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3.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4.小亮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4.6元;又买了一天《宇宙探险》,花了10.5元。小亮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二、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通过今天的复习,相信大家对本单元的知识又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现在来检测一下你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 拓展训练 当堂达标 预习先行 课 后 反 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学 1、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能对这一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正确的习评价。 目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景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标 学习重难点 学习资源 导学流程 检查自学 呈现目标 任务导学 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认识到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练习纸、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这几位同学在激烈的讨论什么呢?我们也一起参加吧!师: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呢。这说明你们在长大,这些成绩都是大家的成长足迹,只要我们每天都努力,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探究新知: 1.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有些进步,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要记住“学无止境”,想想还有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吗?你有哪些疑问呢?师:看看这些同学的疑问,你是怎么想的?。 ?有最小的数吗?有最大的数吗?它们是多少呢? 为什么一大堆棉花还没有一小块铁重呢? ?物体的轻重跟什么有关呢7 . 三、解决问题。 师:不明白的问题先记录下来,日后逐渐解决。 小结:同学们真是长大了,知道自己的成功之处,更难能可贵的是发现了自己不懂的问题,确定了自己今后要努力学习攻克这些难题,加油哟。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拓展训练 当堂达标 预习先行 课 后 反 思 本周机动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