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时间:2022-11-22 17:03:39 作者:壹号 字数:5511字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TS000418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总学时数:68 实验或上机学时:无

一、说明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大学语文》,王步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4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非中文文科专业大一学生。

(三)《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提升学生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品格素质和人文修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四)《大学语文》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章 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学时 先秦诗歌 秦汉散文 汉魏六朝诗文 唐朝诗文 宋朝诗词文 金元明清诗文戏曲 古代小说 现代小说 现代诗歌 现代散文 内 容 讲 授 4 8 6 14 16 6 2 4 4 4 68 实 验 (五) 教学建议:以文学文本解读为主,结合传统文化知识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 (六) 考核要求:平时成绩30%(包括点名、提问和作业),期末考查70%。

1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先秦诗歌

主要教学目标:了解《诗经》与《楚辞》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重点掌握《诗经﹒黍离》 和《湘夫人》的主要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讲授与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诗经﹒黍离》和《湘夫人》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诗经》与《楚辞》艺术概述

第一节《诗经﹒黍离》

一、创作背景介绍 二、文本翻译 三、内容分析: 四、艺术特色: 1、直抒胸臆的特色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重章叠句、分章换韵、反复咏叹、悲情淋漓

第二节《湘夫人》

一、作者介绍 二、创作背景 三、文本赏析

四、主旨探讨:主题:爱情悲剧——屈原的身世悲剧 五、艺术特色 1、细腻的心理描写

2、优美和丰富的想象,虚实相生的手法 3、苍凉的格调(“爱”与“怨”) 4、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2

第二章 秦汉散文

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先秦和秦汉散文概况,学会解读和领会《论语·子路》、《老子﹒ 曲则全》与《大学之道》的内容及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讲授与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老子﹒曲则全》与《大学之道》的解读。 教学难点:先秦散文的分类及其时代特色。

第一节《论语·子路》

一、关于孔子 二、文本翻译 三、课文分析 1、背景简介 2、内容解读

3、艺术特色:具有格言化特征,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表达上感情丰沛,具有韵味。不少富含哲理的话语成为千古流传的警句,并常常被赋予新意。 四、课后作业

第二节《老子﹒曲则全》

一、老子何人 二、老子的哲学思想

(一)以“道”为核心1、背景简介 (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 (三)守弱、不争的谋略与战术

(四)“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儒家:自强不息,勇于进取 道家: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 (五)独特的美学观 (六)崇俭抑奢 (七)重生养生

3

三、《老子》的艺术特色 (一)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 (二)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 (三)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四、作品分析 五、行文特点

1、文字简约而义蕴深厚,警句迭出。 2、文句骈散交错,委婉有致。 六、课后作业

第三节《大学之道》

一、背景介绍 二、注解与翻译 三、课文分析

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四.课后作业

第四节《史记·管晏列传》

一、司马迁其人 (一)良好家世 (二)从鸿儒游 (三)壮游天下 (四)李陵之祸

二、《史记》介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史记》的体例 (二)《史记》的思想内容

4

(三)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四)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管晏列传》解析 1.管晏何以共一传 2.管晏传文之选材 3.管晏传文之主题 4.管晏传述之差异 5.管晏传文与赞语 6.艺术特点 四.课后作业

…… 此处隐藏0字 ……

第三章 汉魏六朝诗

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汉魏六朝诗歌概况,掌握汉乐府和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熟悉建安风骨、竹林七贤、山水田园诗等。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讲授与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陶渊明与《读山海经》 教学难点:汉魏六朝诗歌概述及其时代特征

第一节《饮马长城窟行》

一、作者简介 二、文本翻译 三、课文分析 1、内容分析

2、艺术特色: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全诗多处顶真手法的使用,使句子首尾相衔,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