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时间:2022-11-22 15:51:33 作者:壹号 字数:2904字

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 此处隐藏0字 ……

摘 要:本文从学生自己、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校园环境、社会因素等五个方面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成因,以期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成因分析

“两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在理工科大学生“两课”教学实践中,理工科学生对教学内容普遍不感兴趣,厌学,教师认为也认为难教,致使“两课”教学任务和目标不能很好的完成。同时,理工科大学生也暴露了一些列问题,诸如功利倾向严重、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本文从以下方面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成因,以期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学生原因

理工科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思想最活跃的青少年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所谓的逆反心理就是对事物所做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愿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尽管逆反心理在个人成长中不可避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积极的意义,但总的说来是有巨大缺陷的。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理工科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评价往往按照自己的片面的标准进行,有时会不辨真伪,走极端,尤其是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别人反对的事偏要赞成,越是不希望他做的事越是要做,以此显示自己的独立性,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认同。

同时,理工科大学生思维具有必然的确定性特点,当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所拥有的知识形成某种价值观念之时,对于其他的观念和思想往往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认为自己的观念方是真理。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理工科大学生人生经历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涉世不深,所形成持有的观念往往是幼稚不成熟的。同时,由于人文知识的严重不足,人文精神不能确立,导致他们往往是从个人出发而形成片面、低俗、实用的思想观念。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会遇到学生内部很大的阻力,这是一种挑战,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之所在。当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他们思想单纯而真诚,往往具有美好的愿望,真心渴盼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安康。因此,我们要根据青少年可塑性强的特点,因势利导,去害存利,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教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