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时间:2022-11-22 13:23:15 作者:壹号 字数:4032字

…… 此处隐藏0字 ……

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何为战略?即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指导全局的方略。科技发展战略则是指在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优化而制定的有关政策体系,规划在世界范围竞争中如何取得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动地位。

科技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的,同时又受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约。确立战略目标是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它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可行性、最优性等特征。确定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确定科学技术总的发展水平;然后,根据科学技术总的发展水平目标,根据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可能性,确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系和战略重点。从全局的、长远的观点出发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规划。通常是在调查和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应用预测技术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同时在充分估计未来社会的需求、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基础上,确定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确定之后,应对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总策略和总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在分析时应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人才、国力、民族传统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建设与发展,并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内制定出了一系列科学技术政策,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1978年以前,我国学习苏联,实行计划式科技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大大缩小了我国科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涌动,科技成果迅速推广应用,带来社会生产力巨大变革。国与国的竞争由单一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转向为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不断扩大。 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会议开幕式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科技战略思想的重大转折。他重申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指出“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明确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指出要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国家科技计划,标志着我国综合性的科技计划从无到有,成为我国计划体系发展的里程碑。 随着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科技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也开始调整。中共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方针,社会与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78年以来科技界自发进行的、探索试点的阶段进入到有领导、有步骤、有组织的全面展开的阶段。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高度集中的科技体制固有的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