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

时间:2022-11-22 13:01:03 作者:壹号 字数:3560字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2009年第3期

教育

EDUCATIONAND

EXAMINATIONS

考试

加强大学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

郭渊

陈广政

摘要:由于大学课堂中海洋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海洋意识的薄弱,因此对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教育内容,以及进行海必须加强海洋意识的教育。文章从大学生海洋意识缺失的原因、洋意识教育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课堂中海洋文化教育问题。

关键词:大学课堂;海洋意识;教育

海洋意识指人类在由海洋构成的生存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知海洋资源、海洋竞争、总和,它主要包括海洋国土、海洋安全等方面意识。在中国,对学生开展海洋意识教育首先是从高校开始的[1]。但是迄今为止,在大学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薄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这种教育的缺失不利于我们建设海洋强国。

一、大学生海洋意识缺失的原因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海洋构成中华民族的半壁疆域,关注海洋也就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不绝之声。早在15世纪初,郑和曾说过,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于海,危险也来自海上,一旦他国首先夺取南洋,则华夏危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曾说过:“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乎我中目前,我国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大学生海洋意识还比较薄弱,这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实施可持续的海洋发展战略十分不利。导致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

…… 此处隐藏0字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

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人就已经懂得了航海并进行了伟大的冒险航行。在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兽骨和兽址的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到兽牙做的鱼钩、角制成的鱼漂、陶制或石质的渔网坠、蚌壳磨成的箭镞和镰刀等。虽然中国古代海洋经济的初级形态产生很早,但发展缓慢。海洋经济没能够发展成为独立的经济成分而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应有的地位,“沿海地区”也从未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而是从属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各个不同的农业区[2]。这种重农轻商、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影响着人们,造海防、海运、海上贸易等海洋意识的成人们对海疆、

缺乏,决定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浓厚依恋和对海洋文化的淡漠态度[3]。

(二)大学课堂相关教育的缺失

在大学课堂中,海洋教育所占的比重极低,教科书及畅销读物中涉及海洋的内容非常少,以海洋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鲜见,更缺乏宣传海洋知识、普及海洋知识和海洋科技的机构,大学生不论从学校还是从社会都不能系统的了解海洋,致使相关知识浅薄。即使地理学专业,由于招生数量不多,加之海洋内容的教材编写极为匮乏,也严重地限制了海洋教育与

作者简介:郭渊,男,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史地(哈尔滨150080);

陈广政,吉林省通化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通化13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缘政治与南海争端”(项目编号:08CGJ00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