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硅太阳电池设计-扩散基础

时间:2022-11-22 08:54:14 作者:壹号 字数:2782字

晶体硅太阳电池设计-扩散基础

扩散工艺培训

1、 什么是扩散?扩散的作用是什么?

扩散是一种由热运动所引起的杂质原子和基体原子的输运过程。由于热运动,把原子从一个位置输运到另一个位置,使基体原子与杂质原子不断地相互混合,从而改变基片表面层的导电类型。扩散是常规硅太阳电池工艺中,形成PN结的主要方法。

2、硅太阳电池主要的扩散杂质源:

硅太阳电池所用的主要的扩散杂质源有气态源、液态源、固态源等。

气态源-磷化氢PH3

磷化氢是无色、易燃、有剧毒的气体。考虑到安全问题没有在硅太阳电池的扩散中被使用。

固态源-五氧化二磷P2O5

P2O5为固体,有很强的吸水性,作为杂质源操作在使用和保存时保持一定的状态是不可能的,用来扩散重复性差。

液态源-三氯氧磷POCL3

POCl3是目前磷扩散用得较多的一种杂质源,它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如果纯度不高则呈红黄色。其比重为1.67,熔点2℃,沸点107℃,在潮湿空气中发烟。POCl3很容易发生水解,POCl3极易挥发,高温下蒸汽压很高。为了保持蒸汽压的稳定,通常是把源瓶放在20℃的恒温箱中。POCL3有巨毒,换源时应在抽风厨内进行,且不要在尚未倒掉旧源时就用水冲,这样易引起源瓶炸裂。POCl3在高温下(>600℃)分解生成五氯化磷(PCl5)和五氧化二磷(P2O5),其反应式如下:

5POCl3 = 3PCl5 + P2O5

生成的P2O5在扩散温度下与硅反应,生成二氧化硅(SiO2)和磷原子,其反应式如下:

…… 此处隐藏0字 ……

2P2O5 + 5Si = 5SiO2 + 4P

由上面反应式可以看出,POCl3热分解时,如果没有外来的氧(O2)参与其分解是不充分的,生成的PCl5是不易分解的,并且对硅有腐蚀作用,破坏硅片的表面状态。但在有外来O2存在的情况下,PCl5会进一步分解成P2O5并放出氯气(Cl2)其反应式如下:

4PCl5 + 5O2 = 2P2O5 + 10Cl2

生成的P2O5又进一步与硅作用,生成SiO2和磷原子,由此可见,在磷扩散时,为了促使POCl3充分的分解和避免PCl5对硅片表面的腐蚀作用,必须在通氮气的同时通入一定流量的氧气,在有氧气的存在时,POCl3热分解的反应式为:

4POCl3 + 3O2 = 2P2O5 + 6Cl2

POCl3分解产生的P2O5淀积在硅片表面,P2O5与硅反应生成SiO2和磷原子,并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磷-硅玻璃,然后磷原子再向硅中进行扩散,反应式如前所示:

2P2O5 + 5Si = 5SiO2 + 4P

POCl3液态源扩散方法具有生产效率较高,得到PN结均匀、平整和扩散层表面良好等优点,这对于制作具有大的结面积的太阳电池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