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10课_辽 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

时间:2022-11-21 21:57:53 作者:壹号 字数:2014字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辽、北宋、西夏三个政权的并立。

2、了解宋、辽和西夏之间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影响。 3、总结归纳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

学习重点:

辽、北宋、西夏三个政权的并立。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学习方法:

表格法、阅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欣赏视频歌曲《爱我中华》。

二、整体感知,展示目标

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全体同学齐读,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师生互动,讲授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历史,导入第一目内容。

(一)辽、西夏与北宋的建立

1、出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教师指图讲解。 2、教师提出问题:辽、西夏与北宋政权是怎样建立的?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并完成下列表格。 大屏幕展示

(二)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宋辽的战与和:(学生自学课本55页的内容,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北宋为什么要对辽进行北伐(看地图)?北伐的结果如何?为什么北宋的北伐会失败?此后北宋采取什么政策?

(2)“澶渊之盟”是那一年订立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认识它的影响?

2、宋夏和战

(1)西夏为什么要进攻北宋?西夏和北宋达成议和的原因是什么?

(2)宋夏订立和约的时间、内容是什么?

(3)如何认识宋夏之间的和与战?

讨论:辽和西夏同北宋的关系如何?

…… 此处隐藏0字 ……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回答之后教师归纳总结。)

(三)碰撞中的融合

同学们自学本部分内容,并回答问题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四、巩固基础,课堂练习

1、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