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20 22:45:10 作者:壹号 字数:134730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数 学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任教学期

教 学 设 计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进度

周别 时 间 教学内容(单元) 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 100以内的加、减法 100以内的加、减法 国庆放假 角的初步认识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一) 复习、期中测试 观察物体 表内乘法(二) 表内乘法(二) 表内乘法(二) 认识时间 数学广角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期末测试 时数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1-9.7 9.8-9.14 9.15-9.21 9.22-9.28 9.29-10.5 10.6-10.12 10.13-10.19 10.20-10.26 10.27-11.2 11.3-11.9 11.10-11.16 11.17-11.23 11.24-11.30 12.1-12.7 12.8-12.14 12.15-12.21 12.22-12.28 12.29-1.1 1.5-1.11 1.12-18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中秋节 国庆假 元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课本P2-3,例1、2、3 教学目标:

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要性。

3、 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4、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 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

1、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 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 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 巩固1厘米的表象。

…… 此处隐藏36376字 ……

如果用着3张数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两张求它们的和,得数有多少种可能呢? 2、解决问题

请学生尝试解决后全班交流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连线的方法 3)随便写 3、思考

只有3种结果,为什么摆两位数却有6种结果呢?

摆两位数跟卡片的位置有关,加法算式的结果和卡片的位置无关 4、观察

上面的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随便写,容易漏掉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