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时间:2022-11-20 21:09:00 作者:壹号 字数:8808字

平度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平度市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位置,为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地区之一,是山东半岛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195天,年平均降雨量680毫米。全市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9万亩,水域7万亩,山林面积32万亩。总人口135.7万人,辖1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91个行政村。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4.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4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93元,年均分别增长12.53%、13.1%。

平度市传统的农业大市,物产丰富,农产品久负盛名,区域和资源优势十分优越。常年种植粮食300多万亩,花生50万亩,果品39万亩,蔬菜70万亩,是全国闻名的粮食主产县、强筋小麦生产优势区域、全国商品油料生产基地、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山东省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基地。平度曾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花生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大姜之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本)”、“全国食品工业强市”、“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等荣誉称号。2010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粮食高产创建整建推进示范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多的县级市”、“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国家级葡萄标准化示

范县”、“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2年,我市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跃居全省第一,达到了31.5亿斤,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获得国家最高级别奖励,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一、主导产业基本情况

1、粮食产业情况。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度市被列为国家优质商品粮食基地县,是全国强筋小麦生产优势区域,全国闻名的粮食大县,素有胶东“金梁仓”之称。2003至2010年的8年间,平度市先后6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8年还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2012年,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321.6万亩,总产达到157.5万吨, 比上年增加7.8万吨,增5.2%。其中,小麦收获面积159.5万亩,比上年增加2.9万亩,平均亩产450.8公斤,比上年增9.2公斤,增产2.1%,总产71.9万吨,比上年增加2.75万吨,增4.0%;玉米收获面积160.8万亩,比上年增加3.7万亩,亩产532.2公斤,比上年增加23.2公斤,增4.6%,总产85.58万吨,比上年增加5.59万吨,增7.0%。总产首次突破30亿斤大关,达到31.5亿斤。31.5亿斤粮食总产跃居山东省第一。受到了国家最高级别荣誉表彰,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 位,这是平度市建国以来首次获得国务院表彰。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提升我市粮食生产水平。2012年,安排小麦、玉米万亩示范片2个,10万亩小麦示范片平均亩产613.5公斤,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62.7公斤,其中十亩高产攻

关田和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分别达到704.9公斤、659.4公斤。10万亩玉米示范片平均亩产654.8公斤,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22.6公斤,十亩方最高单产达到912.5公斤。整建制高产创建带动我市小麦、玉米一年两季平均亩产达到983公斤,比上年增32.4斤,是全国粮食平均单产(344.4公斤)的2.85倍。

2、花生产业情况。平度市是著名的山东大花生主产地,也是全国最大的花生集散交易中心,先后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商品油料生产基地”、全国首批“中国花生之乡”称号,1989-1995年,花生总产连年全国排名县级市第一。全市常年种植花生50万亩左右,单产340公斤,总产17万吨以上。2011年,花生种植面积43万亩,平均单产达到332公斤,比上年增加10公斤,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 此处隐藏300字 ……

暖棚4100余亩、大拱棚6400余亩、小拱棚1.2万亩,总面积达到23万亩。

4、果品生产情况。 平度市是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果园总面积达到39万亩,其中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15万亩,生态果园基地1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1万亩,总产量37.4万吨,产值16.5亿元。平均特色品种葡萄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1.15亿公斤,其中鲜食葡萄10.5万亩,产量1.05亿公斤,酿酒葡萄1.5万亩,产量0.1亿公斤。其中,大泽山葡萄葡萄以其优良的质地,酸甜适口的美味,齐名于历史悠久的吐鲁番葡萄,年产葡萄5000万公斤,实现葡萄产值3.7亿元,带动全市14万亩葡萄年产值达到10亿元。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市把打造沿海典范、特色鲜艳、全国一流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目标,围绕粮油菜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四化”战略,不断完善农业服务、农产品市场流通和农业基础设施保障“三大”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整体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实施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四化”战略,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不断推进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按照保障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形成了平西南优质粮油、平

东优质出口蔬菜、平北生态果品“三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板块,以优势产业布局的区域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近年来,依托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示范县建设、扶持设施农业发展、青岛市花生、果茶两大百万亩示范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实施,不断拓展主导产业生产功能,增强生产能力,夯实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基础。目前,全市建有32万亩出口高产优质高效粮食、40万亩优质花生、32万亩出口蔬菜、30万亩生态果园等四大示范区。在蔬菜、果品主产区,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全市已建成马家沟芹菜产业园(AAA级景区) 、大泽山五龙埠和天池岭葡萄观光园等较大乡村旅游观光景区3处,建有科技示范园、农家园、采摘园等特色旅游景点20余处,逐步形成了多个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观光区。

(二)不断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以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为核心,以“三品一标”为抓手,积极推进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农业质量标准、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三大体系建设,扩大“三品一标”基地建设规模,整体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市共制定和发布地方农业生产标准65项,主要农产品生产全部实现有标可依。每年规范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以上,全市已有基地65处,面积13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新认证农产品12个,总数达到127个。全市有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平度大花生、蟠桃大姜等16个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登记,仅去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