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英语)

时间:2022-11-25 10:28:35 作者:壹号 字数:2644字

学习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于都县教研室 杨盛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走过了十个年头,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初步建立了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了连贯、衔接的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倡导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倡导和尝试了新的评价理念和方式。但是,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理念认识的问题是关键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理念认识不清”所致。

新课程能否顺利地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或能否从主观上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在新课程培训中,我们要加大新课程理念的宣传力度,使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信念的一部分。结合新目标英语教材的重新修订,重点谈谈本人对新课标学习和用好新教材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新课程标准解读

…… 此处隐藏0字 ……

一、2011版本与2001版本基本理念比较

“课程性质”是给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定性”。事物的性质决定它的价值和地位,同时也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过程。所谓英语课程的性质,就是指英语课程是什么。它具有什么价值、地位和任务。

2001版本的“课程性质”可以概括为:英语课程的性质、实施英语课程的基本过程以及英语课程的任务。

2011版本的“课程性质”简洁、具体、清楚。这个版本直截了当地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并且对工具性和人文性做了明确的界定,同时强调二者的统一(程晓堂,2012)。

工具性主要指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来学习,人文性则主要指学习英语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准确认识和把握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属性,才能准确把握外语课程的价值。外语课程不仅要关注技能训练,还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如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民族精神等)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且,外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和经济建设以及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的发展,它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防与安全”(陈琳,2009)。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首次明确提出了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理念,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