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及心得

时间:2023-02-07 13:07:45 作者:壹号 字数:28619字

2023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及心得7篇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及心得怎么写?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人民的期望,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及心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2023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及心得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及心得(篇1)

3月5日是全国第__个学雷锋纪念日。近年来,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参与国家战略、服务百姓民生、融入社会治理、助力疫情防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志愿服务呈现出蓬勃兴盛的发展态势。志愿队伍越来越壮大,参与领域越来越广泛。中央文明办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超过1.9亿人。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们正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阐释生动实践 传播科学理论

云南民族大学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宣讲团,到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__年底,该校已有5249名志愿者走进农村,宣讲理论政策2568场次,服务时长近4万小时,覆盖1284个村寨、50199人。

“白天村民们要做农活,我们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与村民一起围坐在火塘边交流。”云南民族大学大三学生李秋娇曾两次参与志愿服务宣讲团,在一次次的“火塘夜校”中,她和志愿者们用民汉双语向村民们讲解了精准扶贫、生态环保、民法典等政策法律知识,并真切感受到志愿服务给村民们带来的变化。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成立“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两年来讲解近3000场次;重庆组建“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健康、讲典型”6支宣讲志愿服务队,2万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讲述历史巨变、阐释生动实践、传播科学理论,全国各地涌现出的大批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吸引数十万志愿者加入,在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服务百姓民生 参与社会治理

炸圆子、煨藕汤、包饺子……牛年除夕,抱抱团巾帼志愿服务队来到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温馨苑的孤寡老人彭汉珍家中,为她烹饪一份别样的年夜饭。

抱抱团巾帼志愿服务队成立于__年,多年来为社区里重症病人,独居、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家庭服务。

“每年春节,志愿者们都来看我,为我做上可口的饭菜。她们平时也非常关心我的生活。”看着志愿者们端出了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肴,彭汉珍感动不已。

邻里守望、家庭关爱、社会救助、生态环保……各式各样有温度、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正持续开展,服务百姓民生,助力社会治理。

走进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鸿翔村,不时能碰到身穿红背心的志愿者来回穿行,有的赶着到村广场帮老人免费理发,有的刚辅导完村里孩子的功课。去年,这个常住人口约2500人的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村里有7个志愿者团队,超过300人参与其中。

李浩是胡埭镇上一家美容美发店的工作人员,他每周都会和同事来到胡埭镇的村上,免费给老人、残障人士和困境儿童等修剪头发。“我们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乡村的老百姓做点事,是应该的。每个人献出一份力,社会才能更美好。”

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师高雪瑶和许一是两位推广垃圾分类的青年志愿者,他们设计的“绿色环保大篷车虹口区校园行”科普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实地体验垃圾分类,寓教于乐地增强了他们的环境责任意识和自觉分类意识。

据统计,截至__年12月底,上海市垃圾分类注册志愿者人数约为53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900余万小时。

助力疫情防控 守护生命健康

…… 此处隐藏6547字 ……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及心得(篇7)

3月5日,是第__个“学雷锋纪念日”。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不同时期闪耀出不同的光华。“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这是雷锋曾在日记里,给自己提的三个问题。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有时听闻议论,这个时代,是否已经不再需要雷锋?今时今日,谁又是“雷锋”呢?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其实,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雷锋,需要他的精神,“雷锋”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

“火线上的中流砥柱”。进入庚子年,中华大地平静的生活被新冠疫情打破。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是弱小而无力的个体,在救死扶伤的责任面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地选择坚守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声号召,面对疫情感染的风险,他们毅然逆行至战“疫”第一线。“有战”“必回”是他们的誓言,“勇气”“坚守”成为他们的武器,“勒痕”“口罩脸”是他们的“勋章”,他们是夜以继日与病魔较量的“白衣战士”,用爱和希望激荡起我们每个人心田的涟漪,更是新时代的“活雷锋”。

“战场中的钢铁长城”。聚沙成塔、汇溪成海。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基层干部、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闻令而动,用爱与责任,让疫情防控的“城墙”更加牢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哪里有疫情防控需要,哪里就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正是有了这数以千万计“国家队”“志愿者”们的助力,才打通了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困难面前,他们用责任和坚守,铸就了“战场”上的“钢铁长城”,他们用朴实和行动,生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他们是战场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新时代的“活雷锋”。

“尘世里的人间值得”。战疫场上,我们看到,质朴菜农骑40公里三轮车为医疗队员送蔬菜,海外国人纷纷背回自费购买的口罩,“狠心”妈妈扔下稚嫩孩子除夕之夜赴一线……这些大义大爱之举,让我们为之动容。而一些不合时宜、落井下石的人和事,也刻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通过这场“大战大考”,我们看到了人间至善和人性之恶的对比反差,给予我们思考、启示、感悟,使我们真正读懂了“人间值得”。危难之际,更见世间百态,善良的人们相互取暖,于寒冬之中,把人性的光辉融化冰雪,这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最好的诠释。

谁是雷锋?雷锋又在哪里?其实,在每一次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手,你我,都是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