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马上走的借口

时间:2022-12-11 11:02:22 作者:壹号 字数:33003字

篇一:这10类员工请立马辞职

这10类员工请立马辞职

1、将一切都归罪于上司的下属请辞职

2、总是询问询问“怎么办”的人请辞职

3、把“做不到”当口头禅的人请辞职

4、不听劝告停滞不前的人请辞职

5、不善于联络的人请辞职

6、延迟报告坏消息的人请辞职

7、不懂基本规范的人请辞职

8、不善于表达的人请辞职

9、缺乏行动力的人请辞职

10、反应不迅速的人请辞职

文/畠山芳雄

组织变革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合格的?被誉为“东方德鲁克”的日本管理大师畠山芳雄《这样的干部辞职吧》一书出版后,引起了一个很意外的反应。那些还没有当上干部的普通职员在读这本书时,纷纷大呼痛快,连说“快看干部们的狼狈相”。这本书多多少少让他们有一种发泄的快感。那么对于下属呢?什么样的下属该辞职呢?

畠山芳雄先生在《这样的干部辞职吧2》里,对于什么样的部下该辞职做出了明确的说法。本文根据这本书的内容精髓,整理出10条不合格下属的行为,以警示那些拼搏在职场里的奋斗者。请注意,日文中的“干部”,相当于英语中的“Manager”,从广义上说,指拥有一个以上的下属的人,企业中的经营者、部长、科长、主任、班长等自不待言,干部还存在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地方自治机构、医院、学校以及工会和各种团体等一切组织中,从“利用人来工作”这一点来说,他们从事着共同的活动。

1、将一切都归罪于上司的下属请辞职

本来公司的骨干员工很容易在很多方面对顶头上司或者经营者持批评的态度,有的人喜欢在晚上下班后,将上级的笑话当作开胃菜边喝酒边闲聊,还毫不留情地批评公司经营有误的地方。这些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健康的,甚至很多时候还可以证明这些员工是对公司怀有归属感的。

批评干部没什么不对。但是,如果员工的反应由“这干部真不行”升级为“干部不行,我当然更不行了”,并将前者的无能作为自己没有干劲的借口,那就真的无药可救了。

中层干部中有时也存在类似现象。如果公司中的大部分干部将自己的停滞不前归咎于“经营者的无能”,那么这样的公司将很快陷入捉襟见肘,难以为继的状况。新的经营者将乘虚而入,老的经营者会败下阵来,骨干干部也会被淘汰出局。由此可见,将错误归咎于别人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食其果”。你现在可以自查一下,你是不是经常抱怨上司、将一切都归罪于上司的下属呢?将经营者或干部当作下酒的“生鱼片”固然无可厚非,可怕

的是有些员工以此作为借口,将消极工作合理化,这样的员工最好还是先写一封辞职信吧!

2、总是询问询问“怎么办”的人请辞职

在业务第一线工作的人中,有许多非常值得同情的人。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就是那些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要跑到干部那里问“怎么办”的人。

如果是新员工当然情有可原,但对于一名进公司时间相当长、经验又丰富,并且现在负责这个课题的老员工来说,遇到问题时应当持有自己的见解,并知道应该怎样去做。然而,很多这样的老员工却养成了凡事都要依赖上司拿主意,经常问上司“怎么办”的坏习惯。

大凡这种类型的人,辛苦一辈子也只能落得个当“雇员”的下场。这种不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人只能算是半个劳动力。因此,这样的人跟新职员没什么两样。

自己已经有了主意,却不说出来,反而去问别人“怎么办”,这样做就更不好了。既然任何工作都带有一定的风险,就干脆向上司请示,再按照上司交代的内容去做,这样的话,无论结果怎么样,责任都不在于自己,正是这种潜意识促使一些员工隐瞒了自己的想法。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公司内部的“智能犯罪”。

不管怎么样,作为骨干员工,最不该说的话就是“怎么办”。即使没有自信也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全力去思考,最后必须说出“我想可以这样做”的结论。老问“怎么办”,实际上相当于为自己铺了一条自我退化的道路,或者无异于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宣称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

3、把“做不到”当口头禅的人请辞职

最让上司头疼的就是那些见到一点困难或一点任务就马上想要逃避或者变相逃避的人。

…… 此处隐藏7812字 ……

许多人认为他们聪明、能干,过去已经做了很好的工作,只要他们愿意冒险,找份新工作易如反掌。有些人发现事实确实如此,但很多人运气没那么好。他们休息了三个月,然后开始

找新工作;他们找啊找啊找啊找,最后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面试官问他们,“你为什么离开上一份工作?”他们回答,“我想休息一段时间!”他们注意到面试官的眼神一变,说:“你不适合。”为什么?因为你离开前一份工作为了寻找自我(或者其他任何东西),我怎么知道你不会以同样的理由离开这家公司?

经理们喜欢恒心。经理希望员工想要这份工作,他们不想让人们接受工作是为了下一个冒险存钱——如果这个冒险包括辞职的话。成为失业者使人们找新工作比一般人更难。很多失业的人会告诉你,你脑袋进水了,竟然自愿失业。

但如果你真想走这条路,你就要跟你“情绪敏感,反应过激”的经理打交道。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帮助利用公司政策,让你知道这种做法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最后拍板决策的人是你的经理。而且,如果由人力资源部门替你发出该请求,那也没什么用。

这么长的通知期限,好经理都会很满意。正如你所说的,这让他们在你走出房门之前能招聘和培训新人。但是反应过激和情绪化的经理们,很可能会有情绪性的反应(而我很不愿使用“反应”这个词)。他们倾向于把辞职看做针对个人的事情。(这也有道理,因为大多数人离开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老板)。他们也倾向于对辞职的人说,“嗯,那好。今天是你在这里上班的最后一天。”那么这就让你有资格获得失业救济,还能减少你在这家公司的时间。

如果你实在想这样做,想一边休假一边从失业救济系统中挤奶的话,你总是可以询问。直接找的老板解释你的情况,问问她,你可以接受更长的通知期限,但作为交换,能否让她要求人力资源部门,不要反对你获得失业救济金。但是请记住,公司只能“不反对”,而不能准许给你失业救济金——这是州政府的决定。

公司必须诚实。因此,即使你的老板说( ),她不反对你申请失业补助,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得到它。但是要小心,不要在谈判中使用这样的措辞,“我也想离开时一切顺利,与人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无论如何你必须这样做,这才算一个负责任的员工。它不是奖金。你需要找到一些东西,奖励雇主对你的支持。

总而言之,这个计划很糟糕。我的建议呢?找份新工作,试着谈判开始日期,推迟几周开始,让你有时间休假。很多经理都能接受推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