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教故事作文

时间:2022-11-23 12:32:30 作者:壹号 字数:15960字

篇一:小学生家教心得

小学生家教心得

为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在家教辅导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认知变化

尽量帮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如孩子在做错题的时候引导他总结犯错的原因,

同样的错误不要犯两次,也就是告诉孩子要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并注重同孩

子的交流,发现孩子有做的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表扬。

还有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

要让孩子产生唯唯诺诺,怕自己做不好事情的心理,告诉孩子要相信自己,尽最

大的努力去做,不要太看重结果。

此外,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有规

律生活作息,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年龄小不愿意配合,但要耐心的说服

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可以做到的。最后要说的一个问题是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爱

好,多多参与户外活动,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教育就是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试着和孩子成为朋友,多去倾听

孩子的心声,以合理的目标要求孩子,使孩子在一个良性的氛围中全面发展。

篇二:小学生家教心得的体会

探讨小学生家教心得的体会

——心灵相通地做朋友,言传身教地做老师

湖北省XX市XX小学五(2)班 连城雨 家长杨XX

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的孩子吗?

我们自身的家教观念正确吗?

我们自身的家教方法正确吗?

“每一个有问题孩子背后就有一个有问题家长??,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家长自认为用正确的方式一步步毁掉孩子的自我与自尊”。然后责怪孩子缺乏自控、自立、自我管理能力。这个都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曾经真实写照,通过不断学习,现就家教心得——与孩子做朋友、做老师2层关系的体会做一个探讨,如下:

与孩子做朋友心灵相通。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应明白的一句话:“我们的孩子是从我们而来,不是为 我们而来??成为孩子的朋友,是家长最终的归宿,更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结合自身情况,若想与孩子更好的沟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是充分信任。信任会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并让孩子有信心做得更好。 二是换位思考。作为家长工作比较繁忙,应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随着孩子长大,孩子的思想越逐成熟,孩子有些事也不太愿意与父母说,这时父母不能一尘不变的沟通方式与孩子交流,也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多理解和宽容。

三是尊重人格,维护尊严。首先作为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个性与人格,和孩子做朋友。从语言山应该尊敬孩子,以朋友的方式倾听孩子的诉说,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校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喜恕哀乐,及时与孩子沟通,对不足和过错,不在外人面前随意评论,这样孩子觉得会没有面子而对父母产生反感。相反,单独在没有人的情况下,进行说明与教导,更有利于孩子的改进。

四是减少职指责、少下命令。过多的要求和乱下命令不但会让孩子产生压力,还会激增孩子的逆反心理。无论学习上、生活上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倾听所想、减少指责,不施加压力。

五是注重孩子的感受,多鼓励。减少对同一件事情的唠叨,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严重,说的次数多了,定会激起对着干情况,所以要注重孩子的感受。 凡是要站在孩子角度想一想,遇到孩子不愉快或委屈的事情,应该适当安抚,对孩子对的想法或者进步地方加以鼓励、表扬。

六是运用“小家长”角色开展“一日当班”。在理解中换位思考,在家庭生活中适当运用角色互换,在节假日定期开展家庭“小家长”一日当班,适当放权,对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让他试着自己处理,给予他们管理自己和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尤其是让孩子充当家长的角色,家长扮演孩子的角色,让孩子参与到做饭、洗衣、打扫家务等事情,体会到父母照顾家庭生活的艰辛,和督促孩子完成学业而操心;一天结束后相互之间对“一日当班”角色给予100分制打分,也可以让孩子看到如何作为父母的含辛茹苦。孩子会为父母的进一步信任而高兴,也能从中体悟、成长。

…… 此处隐藏2765字 ……

从那以后,小光再也没有拿过别人东西,李子明同学也会保管自己东西了。

其实,小学阶段,孩子拿别人东西的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学生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小学生的“偷窃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

1、炫耀心理: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看到新奇好玩的东西后,乘人不注意顺手牵羊,把偷来的物品作为夸耀的资本。儿童不认为这是令人羞愧的事情,相反,他们经常把“胜利品”公开展示。

2、反抗心理 :一些学生受到不平等待遇,比如被老师批评得过于严厉,被小伙伴欺凌和侵犯,或由于家长的训斥和打骂等等,他们便用偷当事人的东西来报复,以达到心理平衡。

3、捉弄心理 :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无法体验自己的做法给别人造成的痛苦和损失,只贪图一时之痛快。因此,出于捉弄人的心态,就会做出偷盗的行为。

比如李子明丢东西,他就是因为自己的球拍名贵而在小光同学面前炫耀,小光同学受到刺激,就想捉弄李子明同学。然而同学丢东西时间不查明,就会在无意识强化偷拿别人东西同学的行为,丢东西同学也不会意识自己的过失,反而怨声载道。班里发生丢东西事件,老师没查明原因就把家长叫来,双方家长也都不会心服口服,一方对别的孩子不放心,另一方因为没有证据不承认或护短等。通过老师的调

查,再把信息反馈给双方家长,把老师的想法告诉他们,给家长思考的时间,家长一定会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在孩子犯错误时,不要责怪家长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老师要体谅家长的难处,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并传授家教方法,相信家长一定能好好教育孩子的。偷窃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需要我们全面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所有手段、办法,完善措施、制度,形成校内外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切实解决小学生小偷小摸的行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