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学习重点知识点讲解,帮助孩子更好学习!

时间:2023-08-30 12:01:45 作者:壹号 字数:13812字

【课前预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学习要点知识点解说,协助孩子更好学习!

  【课前预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暮景+三衢道中)学习要点知识点解说,协助孩子更好学习!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①,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②,

  沙暖睡鸳鸯③。

  作 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籍襄(xiāng)阳(今湖北襄樊),后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是唐代巨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历经唐朝社会由盛而衰,饱尝艰难困苦,诗作大多反映现实日子,被称为“诗史”。他拿手各种诗体,风格沉郁顿挫,对后世影响深远,被称为“诗圣”。

  赏 析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便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绚烂阳光的照射下,浣花溪一带洁白美丽的春景,用笔简练而颜色淡雅。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温暖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示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挑选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现象来勾画。第四句是勾勒静态现象。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用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媚悠远,风格新鲜。全诗对仗整齐,但又天然流通,毫不雕刻;描画现象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会集别具风格的华章。

  注 释

  ① 迟日:春日。《诗经·七月》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春天一到,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 泥融:冬去春来,气温上升,泥土消融,变得湿润、松软。

  ③ 鸳鸯:一种水鸟。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雄鸟和雌鸟常常出双入对。

  译 文

  春日照着江山,多么秀美,春风吹来了花草的香味。

  燕子们衔着刚消融的泥土忙着筑巢,温暖的沙滩上睡着成对的鸳鸯。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归纳其特色,再用自己的言语描绘出来。

  2.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现象?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照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神态?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爱情?

  答案:

  1.特色:描绘了一幅明媚阔远,颜色明显,活力焕发,具有美感的初春现象图

  江山沐浴着春光,秀美多姿,温暖的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温暖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照应“迟日”,这是写意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描绘。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活力,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顺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走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闲心境,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天然界蒸蒸日上现象的欢悦情怀的披露

  《惠崇春江暮景》

  惠崇春江暮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暮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暮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明显的形象,使人有详细的视觉感触,但它只能体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必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画,却能用形象的言语,招引读者进入一个经过诗人共同构思而构成的美的意境,以补偿某些画面所不能体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利益。诗人用他饶有风味、真假相间的翰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光展示得那样心旷神往。在依据画面进行描绘的一起,苏轼又有新的构思,然后使得画中的美丽形象更赋有诗的爱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暮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暮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曾经注本用“暮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形的描绘。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滨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上:指鱼逆江而上。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

…… 此处隐藏4856字 ……

  滋味—( ) 需求—( )确实—( )

  2.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猎奇—( ) 特别—( ) 平平常常—( )

  3.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挑选正确的读音,画“√”。

  应该(yīng yìng) 确实(dí de)

  七、课文感悟。

  本文是一篇道理小故事,经过爸爸和孩子吃“________”的故事,论述了一个道理:任何相同东西都是许多许多人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咱们只要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咱们的日子更________。

  八、我的疑问(在预习中,我还有一些问题不明白,需讨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