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

时间:2022-11-24 15:24:57 作者:壹号 字数:28364字

篇一: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和平与发展”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都是重要的参照。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文化看做是“软实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可以和政治、军事相提并论的,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起巨大作用的因素. 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我们看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吃肯德基、麦当劳,穿NIKE、adidas可是走出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是否也接受我们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又或者是所谓的”中国大片”呢?相比于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仍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我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但这也不是完全的否定了中国在提高软实力方面的一切努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1年的上海世博会都为我国在宣传本国文化上打开了新的窗口,这两次盛会都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中国文化热”.为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最近几年,我国也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传统文化热,表现为国学热、读经热等,孔子学院办到了国外。但我们必须理性对待国学热,不能刮风要古为今用,使其成为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和根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开拓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先进文化。同时,要在借鉴吸收中有所创新,不断丰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篇二: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题目 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学 院动物科学学院

专 业 水产养殖

年 级 2012级

学 号21217059

姓 名彭超

任 课 老 师 潘于旭

成 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 10 月 31 日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彭超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 310000

摘要: 当今中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主导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较强的普世性、后发性、开放融合性、和谐共赢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诸多的表现形式,我们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体系。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此处隐藏5344字 ……

我认为,“软实力”不一定是体现在我们的科技文化成果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往往还是要从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身上看待这些问题。普通民众是国之根本,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更是在任何问题上都必须考虑的一大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否建设的比较成功,就是要看这个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形成,还有它的影响力的大小,和受众的普及程度。那么,从现实观看这些问题,我认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日益加速,大众的娱乐方式也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大家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一个中央电视台可以观看节目了。各个地方卫视的实力跟随着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向前迈进。而且,外国电视节目也通过网络平台和内地的节目进行竞争,这样的多元局面无一不在冲击着中国的主流文化群体。中国国家“软实力”正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现在普通民众的娱乐方式渐渐改变,大家更加倾向于“宅”在家里,随手打开电视或者是电脑,浏览信息,观看电视剧。不能不说,现在的影视文化真正成为了影响中国娱乐文化,甚至是“软文化”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到底是什么?以我的理解,可以说这是一部影视作品引发关注,吸引观看,造就票房,形成话题,产生社会影响,引领社会风尚,进而改变人们行为观念的一种力量。它可以体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竞争力、带动力和控制力。软实力的源泉是什么,首先是影视作品本身,来自人才环境包括市场政策氛围等等,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价值观念的原始创新和有效传播。

然而,文化软实力的理念,我认为并没有在国内的娱乐文化引起足够重视。有些剧集,尽管故事曲折、悬念迭出,演员表演也惟妙惟肖,金奖银奖一大把,可为何就是走不出国门?为什么大部分年轻人首选看国外片,只有大概20%的观众会先选择国产电影?不少影视作品,导演叱咤风云、明星轮流上阵、场景气吞山河,票房也加入了“亿元俱乐部”,可为什么观众看完就忘?还有大量的武侠片、网络文学用盗墓、奇幻、暴力来满足众人对金钱的渴望。这些作品里,虽然都有些文化元素、艺术手段,但由于缺乏“软实力”,其文化生命力难以持久。

随着近年来,美剧,泰剧,还有韩剧的引入,中国的影视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中国现在这种相对制作仍然不是很成熟的条件下,这些资本主义文化的输入就像是暗流一样时刻在冲击着中国文化的“沙洲”。通过这些影视向大部分中国观众灌输的一些资本信息也在慢慢的改变着中国的传统模式的思考方式。尤其是对于尚在学习中的青少年更是具有较大的影响。大学校园中弥漫着追剧之风也是越来越盛。曾几何时,食堂餐桌上讨论的话题已经从专业的学术论证,不知不觉变成了《生活大爆炸》,《花样男子》,《旋转的爱》,《暹罗之恋》《初恋那件小事》,《变形金刚》,《阿凡达》。 当然,国内的各大电视台和剧组也都正在为此头疼。他们也想做出一部真正的好片子,一部能够代表着中国现代影视发展的高峰的影视或者是能在在剧目上和美韩泰能够分庭抗礼的剧目。但是,不幸的是,在看到大片有高回报的经济利益的时候,在看到复制他国优秀节目有高收视率之后,这种探索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变成了一种数字的竞赛,影视或者说是娱乐节目的制作只看到了当前的回报,不能看到一两年之后的效果,这种鼠目寸光的想法也影响着这一代的制作人。翻拍其他国家的名作,然后美其名曰“中国式”的什么,什么。把旧瓶装上新酒或许可以得利一时,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民众发现了盗版的弊端的时候,我相信“山寨”的末期也将临近。所以,我自以为文化软实力在影视应该表现为一种自主创新的意识,一种敢于不捡他人剩菜的意识的觉醒。 看看有中国第一娱乐卫视的湖南卫视的现状吧。虽然有着天娱的集体产业化的造星之路,但是近几年的“快男”“快女”的声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每年的草根明星的大量的堆积,也让一向大气的“天娱”难以喘息。虽然后来在娱乐节目上不断地贴上了慈善的名义,本着做慈善的时候也能够捧出几个小星。但是,这个还是难负重望,“天生一队”的制作,

越来越让送校车的活动举步维艰,首期还能够完成任务。可是随着收视率和短信支持率的降低,我们只能说,上台的明星最后也许一分钱的出场费都没有,最后还得将自己的腰包掏空,何其可悲也。但是看看其先祖《勇往直前》,对比一下两者的现实背景,其原因应该可见一斑:《勇往直前》产生的时期较早,在各位观众还没有熟悉娱乐制作的时候,给人以眼前一新的感觉,商人们也乐于在“做慈善”的同时出个小名,为自己的企业打打广告。但是,随着各个电视台对节目流程的复制和完善,慈善并娱乐的方式变得恶俗,不再有那么多的观众愿意为了某些人想出名买单。选择的多样性也使得观众不再停留在一个电视台。所以,以为的照搬原先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了。 观众的审美是日益成熟化的,我们经历了,美剧,韩剧,泰剧的洗礼,对本国的电视剧的要求当然变得越来越挑剔。既然有更加好的选择,观众为什么就要在一个棵树上吊死呢?面对这些,无论是剧组还是电视台,是时候改变一下我们的制作方式和初衷了,不要再盲目的追寻暂时利益最大化,集团体智慧之精华寻找一条创新之路才能唯一的出路。

反思,现在娱乐文化的踯躅不前。我们似乎也应该思考一下,现在不止娱乐界,甚至是文化界,都拷上了抄袭,复制的枷锁。文化产权的争端不断,或者直接将他人文章改个名字就发表,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出错了?中国“软文化”的出路到底在哪?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文化目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以发达国家利益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规则面前,不顾客观实际,渴望强国认可,以他人标准为准则的文化焦虑症,因而就盲目操作,甚至误入他人的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一种雇佣,强势文化很容易认同于强势文化寓示的“现代的”、“发达的”、时髦的东西,在享用它的同时,也伴有价值判断的认同,“将会在急切的文化焦虑中乱了自己的阵脚”,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文化定力,坚守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入的时候,以丰厚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文化底蕴展示我们无可替代的魅力,努力争取交流的话语权,用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去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