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合作学习策略的行动研究

时间:2022-11-24 16:10:47 作者:壹号 字数:7627字

化学合作学习策略的行动研究...........汪晓飞 周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汪晓飞 周 勇 时间:2009-2-9 16:26:23

点击次数:112

摘要:以“氢能的开发和利用”一堂课的合作学习为例,阐述了关于化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探究实践,以期为当前化学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化学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建构主义教育观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1-0028-02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为了确保化学课堂合作学习质量,笔者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入化学课堂现实,以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合作学习案例为抓手,与宁波市某所中学的化学教师展开了一个学期的合作研究。现从中抽取高一化学“氢能的开发和利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材)一堂课的合作学习作为分析案例,阐述我们关于化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探究实践,以期为当前化学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提供借鉴与参考。

1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化学合作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效能的深入探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对我国素质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我国学者何克抗教授认为,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在鼓励运用多种先进教育理论指导的同时,应特别强调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建构主义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同时也认为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也是社会性活动,只有通过对话与协商式的合作学习,才能了解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获得丰富、全面的认识。笔者认为,为实现化学新课程所确立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目标,提高化学合作学习效果,化学课堂合作学习设计与实施同样应自觉坚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

2把复杂、开放性的化学教材内容与探究课题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线索

合作学习首先必须要有适合学生分工合作的教材内容与探究课题,才有利于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因此,我们把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与探究课题作为合作学习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重要任务或问题,即设计真实的、具有一定复杂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与学习环境,激发并

支撑学生展开探究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我们选择“氢能的开发和利用”一节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教材。因为本节教材中几个相互联系的课题首先具有真实性、复杂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特点:(1)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具有哪些常规性一次能源难以比拟的优越性?(2)在常规性一次能源日趋匮乏的情况下,氢能将来可能成为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那么它可能具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前景呢?(3)氢能至今没有得到广泛使用,这是为什么?目前氢能开发和利用存在哪些困难?这些课题与整个人类和学生个体未来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和组织学生展开分工合作的探究学习活动。

…… 此处隐藏0字 ……

3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确定合作小组,使每个学生都有职责

教学一方面要保障学生解决问题的充分自主权,保障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同时更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教师和学生每个人的观点、智慧都可以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为了和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必须首先将自己的思路及观点明确化,并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进行自我解释。这样,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策略都被外显化和精致化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反思监控,提高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质量。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

综合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帮助他们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合作学习的设计和实施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教师先让学生预习书本上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个步骤,初步了解氢能的三大优势是: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资源丰富。然后从这三个优势出发,让其思考为什么并推测氢能的应用前景。了解氢能目前没有被大规模使用是因为目前还有三大难题尚未解决:制取成本高昂;储存困难;运输困难。让学生围绕这些具体任务再去探明究竟。这样就把三大主题划分成七个更具体的任务。(2)教师先确定小组规模(每组六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让小组组内各成员的能力有所区别,但各小组的实力相当(有利于进行交流、合作和竞争),将全班同学分成七个小组,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每个小组的任务,然后教师就学习任务进行解释。(3)在每个小组内,同学协商决定每个人的职责任务,落实个体责任,并互相监督,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正式开始。(4)各个小组成员在经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活动之后,经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之后,就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优势互补,把各自成果整合起来,教师需要及时提供帮助,给予指导,掌握小组进行情况;(5)各组将自己的小组成果展示给大家,经过其他小组成员的讨论,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完善,最后重新整合为三个联系紧密的主题课件,老师就小组活动过程进行总结评价。(6)课堂上,教

师把握整堂课的总体进程,对整节课进行宏观调控,课堂以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为主,教师和学生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建构活动具有社会性,因此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真正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本课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4.1教师设计了适当的问题,有利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给出适当的问题是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本课例学习的是有关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氢能作为一种非常有利用前景的清洁的二次能源,它本身具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一次能源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它的应用前景可谓不可估量。本节课应围绕如下问题来进行:1.开发和利用氢能源有哪些优势?2.目前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有哪些困境?3.氢能源可能还有哪些应用前景?这三个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解决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和挑战性。我们要求学生将成果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这就保证了学生经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及信息传达的过程,保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