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2)平时作业

时间:2022-11-22 17:49:51 作者:壹号 字数:6140字

第六章 水闸习题

一、填空题

1.水闸是一种低水头的水工建筑物,兼有 和 的作用,用以 、 ,以满足水利事业的各种要求。

2.水闸按所承担的任务分为 闸、 闸、 闸、 闸和 闸。 3.水闸由 段 段和 段组成。 4.水闸下游易出现的不利流态有 和 。

5.消能设计的控制条件一般是上游水位高,闸门 开启和单宽流量 。 6.水闸防渗设计的原则是在高水位侧采用 、 、 等防渗措施,在低水位侧设置 设施。

7.改进阻力系数法把复杂的地下轮廓简化成三种典型流段: 段及 段和 段。 8.闸底板上、下游端一般设有齿墙,因为有利于 ,并 。 9.闸墩的外形轮廓应满足过闸水流 、 小和 大的要求。 10.对于软弱粘性土和淤泥质土,应采用 地基处理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 )闸孔形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自由泄流时流量系数较小,易产生波状水跃。 A、驼峰堰型 B、曲线堰型 C、胸墙孔口型 D、宽顶堰型

2.验算水闸的过流能力时,计算的过流能力与设计流量的差值不得超过( )。 A、±8% B、±5% C、±10% D、±3%

3.混凝土铺盖与底板连接处设( )止水效果较好。 A、沥青麻袋 B、紫铜片

C、柏油油毛毡 D、塑料带

4.对于密实的地基或岩基,采用( )底板较合适。 A、整体式 B、箱式 C、反拱式 D、分离式

5.在动水中关闭静水中开启的闸门是( )。 A、工作闸门 B、检修闸门 C、事故闸门 D、平面闸门

6.适用于弧形闸门侧止水的是( )。 A、P型 B、L型 C、刀型 D、♀型

7.水闸翼墙的高度为6~10m,用( )形式的挡土墙较合适。 A、重力式 B、扶壁式 C、悬臂式 D、空箱式 三、名词解释

1、地下轮廓线 2、弹性地基梁法 3、倒置梁法 4、波状水跃 5、折冲水流 6、水闸防渗长度 7、底流消能 8、反力直线法 四、判断题

1.闸孔孔数少于8孔时,应采用奇数孔,利于对称开启闸门,改善下游水流条件。(2.粘土铺盖的厚度是根据铺盖土料的允许水力坡降值计算确定的。 ( ) 3.铺盖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所以越长越好。 ( )

4.水闸的侧向绕渗为有压渗流,不必考虑侧向防渗措施。 ( )

) 5.闸底板的长度只与地基情况有关,与水头无关。 ( )

6.水闸进行荷载计算时,计算单元为顺水流方向取单位长度一米,计算各种荷载值的大小。 ( ) 五、简答题

1、水闸有哪些工作特点?设计水闸时应解决哪些主要问题? 2、对于粘性土地基和砂性土地基地下轮廓的布置有何不同? 3、平面闸门与弧形闸门相比较各有何优缺点? 4、水闸有哪几种类型?

5、水闸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6、为什么水闸闸下水流一般采用底流消能方式连接? 7、波状水跃和折冲水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8、改进阻力系数法计算闸基渗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9、衡量闸室稳定性有哪几个指标?如何进行闸室稳定验算?若稳定不满足要求,可采取哪些工程措施提高其稳定性? 10、当采用混凝土铺盖时,应如何计算作用水闸上的上游水平水压力?并绘图表示。

11、闸室底板的结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12、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底板内力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计算简图怎样建立? 13、倒置梁法计算底板内力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计算简图怎样建立? 14、反力直线法计算底板内力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计算简图怎样建立? 15、各种形式的胸墙其计算简图应怎样提取?

16、水闸胸墙与闸墩的连接型式主要有哪两种?这两种连接型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17、水闸两岸连接建筑物的作用是什么?连接建筑的型式有哪些?

18、如图所示水闸(图中尺寸以米计),底板宽度B=8m,厚度t =1.0m,板桩深度2.5m,地基渗径系数C=6,试求:

1)根据渗径系数法确定上游铺盖最小长度L;

2)计算出铺盖最小长度L后,请按直线法(勃莱法)计算并绘出作用在闸室底板上的

渗流压强分布图。

第七章 岸边溢洪道习题

一、填空题

1.河岸溢洪道的主要类型有 、 井式和虹吸式四种。

2.正槽溢洪道通常由 、 、 消能防冲设施、出水渠等部分组成。 3.侧槽溢洪道通常由 、 、 消能防冲设施、出水渠等部分组成。 4.非常溢洪道一般分为 、 爆破引溃式三种。 5.溢流堰的主要形式有 、 驼峰堰和折线形堰。

…… 此处隐藏0字 ……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实用溢流堰上游堰高P和定型设计水头Hd 的比值P/Hd与流量系数m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高堰的流量系数m随P/Hd减小而降低 B、高堰的流量系数m接近一个常数 C、低堰的流量系数m随P/Hd减小而升高 D、低堰的流量系数m接近一个常数

2.对于正槽溢洪道的弯道泄槽,为了保持泄槽轴线的原底部高程及边墙高不变,以利施工,则应采用下列措施( )。

A、外侧渠底抬高△h,内侧渠底降低△h B、外侧渠底降低△h,内侧渠底抬高△h C、外侧渠底抬高△h,内侧渠底抬高△h D、外侧渠底降低△h,内侧渠底降低△h (△h为外墙水面与中心线水面高差)

3.为了减少侧槽的开挖量,下列措施不对的有( )。 A、侧槽宜采用窄深工式,靠岸一侧边坡宜陡些 B、允许始端侧槽内水面高出堰顶0.5H (H为堰上水头) C、侧槽宜采用宽浅式

D、b0/bl应小些,一般为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