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理学上

时间:2022-11-22 15:22:02 作者:壹号 字数:15966字

第一章 心理学及其应用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认知与学习、动机与情绪、心理特性、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等。 2、简述心理学的性质。

它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

3、心理学的基础领域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涉及哪些方面?

心理学的基础领域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等。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心理学、商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4、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5、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学派?

心理学的流派有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访谈法。 7、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

认识内外内外世界;调控行为(如高考前夕考生全力以赴地复习功课,自觉地放弃平常喜爱的娱乐活动);预测未来(如民意测验、产品投资预算);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等。(如老师通过掌握教育理学知识来提高教学能力)

8、学习心理学对个人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第二章 感觉与知觉

1、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知觉与感觉的关系是什么?

感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和感觉有区别也有联系。

联系: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因此,感觉是知觉的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 区别:(1)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看,感觉是单一感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2)由感觉到知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知觉会从感觉到的各种属性中选取一部分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人的态度和需要也会使知觉具有一定的倾向性。(3)感觉和知觉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通过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过程,并依赖于客观刺激的物理我特性。而知觉是纯粹的心理活动,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处处表现出人的主观因素。

2、举例说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感受性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可由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指能够受到的刺激系列。感觉阈限又分为两种,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韦伯定律是什么?如何用来解释生活中的感觉现象? K=△I/I,其中△I表示两个刺激量的差别(即差别阈限),I 表示原有刺激量,K是一个相固定的常数,也被称为韦伯分数。这个公式说明了差别感觉阈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也称韦伯定律。 4、如何理解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区别?

利用三棱镜演示光的折射,白色的光被分成了五颜六色的光,这体现了色光的混合;调配颜料时,将红与黄混合合以调成橘红色体现了颜料的混合。

5、举例说明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是什么?

整体性:人在过去的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征,叫做知觉的整体性。如字母B,当它处理纵向数字序列中时,人们常会把它看作数字13,反之亦然。

选择性:人的对外来的信息进行选择并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叫作知觉的选择性。如挂在白墙上的一幅画,画是对象,那白墙必然是背景。

理解性:人们在知觉时总是根据以前获得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以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从而标志出知觉对象的特性,这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如做B超,只有专业医生能看懂。 恒常性: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叫做知觉的恒常性。如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量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 此处隐藏3069字 ……

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5、什么是生理性动机、权利动机?什么是亲和动机?人为什么具有亲和动机?

生理性动机:是由个体生理需要所激发的动机,如饥渴动机、性动机、母性动机等。 权力动机:就是对权力的欲求,是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

亲和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的内在动机。

6、什么是工作动机的双因素理论?并阐述如何使用该理论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可以将影响工作的动机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