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

时间:2022-11-22 12:52:28 作者:壹号 字数:4429字

课前三分钟演讲评价标准◆仪态自然大方,目光能与听众交流。

◆语言流畅,演讲内容生动,观点明确。◆语音清晰,语速、语调适宜,有感染力。

◆ 能适当地运用表情、动作。

我手写我心(真、善、美)

第一课时 自主创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1、 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露 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是一个不管在什么时候,一 想起就会让人感到亲切的名字。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 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叶落归根”“告老还乡” “ 乡音无改鬓毛衰”,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 着同样的情感──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你收集了哪些表达热爱 家乡之情的诗句或歌曲? ⒉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一、读写结合,迁移运用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 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绿” 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2、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 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 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 节的人物,他们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 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 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一大段对美化和中华民族 有气节任务的赞誉,市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也不乏老人对孩子的 希望和教会,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 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 灵魂,有骨气。

二、自主审题,明确要求

1、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 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谈谈诵读古诗后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人事的变化 。3、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愿意为家乡出份力?家乡,有 了你们的参与而日新月异,变化多多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 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三、确定主题,交流构思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 ⒉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 ⒊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久别重逢的场面人,会有怎样的 感慨。

⒋想象回家的历程。⒌想象家乡的某处景观……

…… 此处隐藏0字 ……

四、自主创作,妙笔生花 (写、自改)

第二课时 展示赏评

五、引领评价,明确要求评赏要求1.小组互评: (1)改文字:字、词、句、段 (2)评目标:看能否达成目标。 2.小组推荐优秀习作,全班共评共赏。 3.评选星级习作,设立“千里马”奖、“伯乐”奖。

使用评改符号自主评改习作添加符号 删除符号 调位符号 替换符号 错别字:下方打错号“×”,在右侧订正栏画 “ ”,并填上正确的字。 好词语:词语下画小圆圈“ ”

好句子:句子下画波浪线“﹏﹏﹏”

参照目标修改习作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 己的活动安排。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活动, 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与同学就活动主题进行商讨,增强学生 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及 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 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能大胆发挥想象, 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写出家乡的变化,表 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自主修改 完善习作根据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和同 学的评改意见,认真阅读自己的习 作,修改并完善自己习作成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