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豪面临“五大安全”问题

时间:2022-11-22 12:11:49 作者:壹号 字数:8745字

中国富豪面临“五大安全”问题

作者:纪硕鸣

凤凰卫视二月四日消息中国富豪”五大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为什么中国顶级富豪纷纷惹上官非?当然离不开一个「富」字。为什么中国的私人财产安全系数如此之低?当然缘于中国缺少一个「法」字。因此,完善法制以保护私人财产,成为连接「富」与「法」两极、推动中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将于今年三月提交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宪法修正案,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提出了完善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并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修改后的宪法将成为中国富豪们捍卫自身权利的理直气壮的法律武器,因为财产对正在不断壮大的中国富豪队伍不时是个沉重负担,他们正遭受由财产而引发的五大安全的严重挑战。 五大安全──成富豪沉重负担

尽管遭受中国富豪们的抵制,去年末的中国百大富豪榜仍如期推出。不过,中国诸多富豪对「上榜」已不再热衷。近年上榜的中国富豪纷遭不测,从中国首富牟其中被控信用证诈骗开始,刘晓庆因偷逃税被捕、杨斌被判刑、周正毅被捕、仰融出走,以及接连发生的富豪被杀事件,令富豪们对上榜产生恐惧。有人甚至惊呼,富豪榜几乎成了「死亡通缉令」。

据报,在富豪榜地区分布中据首位的一些广东富豪在得

知自己上榜后,都用中国「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的老话自我告诫,害怕成为下一个落马者。一名旅游界富商得知自己上榜,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大发雷霆说:「我对这件事非常反感。」在中国人常年累积、一时难以抹去的均贫富心态及实际存在的仇富文化下,富豪们的反应可谓一面镜子。

经济的高速发展滋养了中国新一代富裕阶层,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拥有亿万富翁一千人,百万富翁三百万人。与此同时,中国还有近五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严重存在的贫富差距,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根深柢固的仇富心理,都如悬于富人头上的利刃。中国富豪的安全问题一再被提起,也就理所当然了。

富豪的安全不完全是人们的观念问题,中国司法制度对富豪的保护在传统的影响下依然软弱乏力。二十年前,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时,中国新一代富豪开始出现,而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文化、法制的转变却远远跟不上财富的增长速度,对富人的「资产阶级」的传统标签并没有完全撕去,保护富者相应的法制及社会环境也没有形成。这令中国富豪的安全问题成为隐忧,让民营企业家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因此,保护民营企业家的财产安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安全、名誉安全、政治安全、婚姻安全等各项安全问题,已迫不及待地摆在中国当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 财产安全──惹官非源于产权

中国的私有经济是在国有经济的土壤里发展起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难免带有与国有经济不相适应的特徵,转型期间的中国

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还没有完备的法律支撑。

正在美国起诉辽宁省政府的仰融,当年投资渖阳金杯客车,因不便以民营身份到美国上市,便应美国律师的要求,将有关股份挂在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从此种下产权不清的祸根,辽宁更以经济犯罪为名通缉仰融,仰融不得已出走美国,并以经济纠纷在美国法庭起诉辽宁省政府。

民营企业家的投资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戴上国有的帽子。企业愈做愈大,头顶的「帽子」戴了多年却一直摘不下来,因为地方政府或那顶帽子的所有者蛮不讲理,试图改变其民营的性质。有媒体报道,河北省卢龙县政府为了达到非法侵吞私人企业的目的,以贪污、挪用公款罪将私营企业业主告上法庭。原县法院院长贾庭润接到这个棘手的案件后,派人对该企业进行详细调查,证明该企业属于名为集体企业、实为私人合夥的「红帽子」企业,企业主的身份是农民,不能构成贪污和挪用公款的犯罪主体。因这结论得罪了县领导,最后,不仅该农民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贾庭润也被贬为县司法局一般干部。

…… 此处隐藏317字 ……

三十九岁的刘建日是山西大同云岗实业总公司董事长,也是山西省省长特邀联络员。据刘向有关部门举报,从二00二年二月开始,大同黑社会恶势力在向他收取保护费遭到拒绝后,多次扬言要灭他全家,并且经常半夜给他打恐吓电话,勒索金额高达一亿元人民币。去年七月,刘建日携家人扫墓返家,途中突遭树林中蹿出的三十多人袭击。刘在亲朋好友及保镖的保护下,在旷野中奔跑了五个小时才得以逃脱。电影里才有的警匪搏斗惊险场面,不时地发生在一些富人身上,对他们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中国工商》杂志去年初发表的一份调查表明,那些可以进入富者行列的民营企业家最大的心愿,就是「生命安全」。除了健康以外,他们还担心种种不测风云,如敲诈、绑架、勒索、威胁等。 名誉安全──因出名招引责难

因为财富增加使私营业主相应在所在地区或全国小有名气,社会的关注度也引来一些负面的责难,有些民营企业家因此由

公众人物而变成负面人物。

因偷逃税而遭北京朝阳区检察院批捕的刘晓庆,状告光明日报出版社侵犯其名誉权。在起诉书中,原告称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发行、作者署名王建中的长篇纪实文学《我把刘晓庆送上法庭》一书,使用了大量污辱性语言,仅在该书目录中,「刘晓庆实在过分的贪婪」、「虚报年龄」等语言,就已经严重损毁了原告的人格和名誉。刘晓庆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并在国内有影响的报刊上登载向原告赔礼道歉的文章,同时赔偿当事人因此诉讼造成的经济损失四百万元及精神抚慰金八十万元人民币。

被称为北京首富的李晓华涉入劣药案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他是大陆第一个拥有法拉利轿车的人,也是第一个同时获得联合国发给的科学与和平奖及和平使者奖的中国人。广东《廿一世纪经济报道》说,广东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办公室、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部门,二00三年六月九日联合发出十二号文件,指脑康公司生产的脑力智宝保健品含铅量等指标不符合要求,属于不合格产品,将在全省开展查处行动。报道指出,李晓华不仅受到这项打假案的困扰,此前脑康公司与广东高明脑病医疗医药研究院之间的诉讼,更令人侧目。

针对于《廿一世纪经济报道》的这篇文章,北京脑康生物科技公司发表声明称,这项报道侵犯了李晓华与脑康公司的名誉权,为此公司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政治安全──参议政距离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