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货币主义(复旦大学,高鸿业等教材)

时间:2022-11-22 00:00:13 作者:壹号 字数:6389字

第九章

货币主义

一、货币主义的产生: 古典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前 新古典经济学:萨伊法则—“边际革命”以后至凯恩斯《通论》出 版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192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宣告萨伊法则破产; “凯恩斯主义革命”产生;凯恩斯《通论》出版至1974-75年出现 “滞胀”, “滞胀”的出现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出现危机; 货币主义:以Milton Friedman为代表,20世纪5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 理论和政策方面还占统治地位时就高举“货币主义者革命”旗帜, 当“滞胀”出现后,以反通货膨胀为己任的货币主义反“凯恩斯革 命”才取得了强有力的发展。

二、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分歧:在于政策主张 在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不可兼得、通货膨胀与失业顾此失彼的两难 情况下,何者予优先考虑?凯恩斯主义认为:有必要有可能通过国 家调节有效地改进市场经济的失误,使失业长期稳定在最低的失业 率;而货币主义认为:没有太大必要来稳定经济,即使需要,也不 可能完成任务,因为稳定政策会更有可能增加不稳定;有些货币主 义这坚持认为,即使稳定政策结果是有益的,也不应委托政府以强 迫的权力;他们强调“单一货币规则”,强调政府减少干预,因而 属于当代自由主义经济学;

第二节

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说 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说本质上是在对财富的性质以及财富与收入的 关系做更深奥的复杂的分析的基础上把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加以 普遍化,由于使用了“恒常收入”并引进了“人力资本”概念而具 有新颖性;但是重新表述中有一项不是来自凯恩斯而是来自其货币 理论中其他的先驱者的真正新的因素是:强调了费雪提出的把实际 利率与货币利率区别开,即引入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及预期的通货 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决定着两者的差距。

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模型C/P=f(Y/P ,r) I/P=g(r) Y/P=C/P+I/P Md=P*f(Y/P,r) Ms=h(r) (1) (2) (3) (4) (5)

Md=Ms (6) 在上面的的六个等式中,前三个等式表示IS曲线,后三个等式表 示LM曲线; 但是在上面六个等式中,有七个未知数,C、I、Y、r、P、Md 、 Md ,所以要解联立方程,还遗漏了一个方程:Y/P=y=y0;也就是说 实际国民收入是外生地决定的;所以在已知y和P的情况下,Y相应地 被决定了。这样,后三个等式的经济含义就是:按照货币数量说的 原理决定着物价水平:MV=Py=Y,而在凯恩斯主义的IS-LM模型中, 后三个等式起着货币供求均衡决定均衡利率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Friedman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实际上暗含地假定:至少 在长期内,正如传统

…… 此处隐藏0字 ……

货币数量说那样,假定宏观经济有趋向于充分就 业的必然趋势,由此的必然推论是: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非货币 的实际变量不起作用。所以,Friedman绕了一个大弯,最后又回到了 “凯恩斯革命”的对象——萨伊法则的充分就业均衡。

三、自然失业率假说Friedman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 应的某种均衡的失业水平。较低的失业水平是劳动者需求过量的迹象, 它将迫使实际工资率上涨,事业水平较高则表示劳动力供给过量,它 将迫使实际工资率下跌。换句话说,所谓“自然失业率”是这样一种 失业率,它可以根据瓦尔拉的全面均衡方程体系计算出来,只要给予 这些方程式以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现实的结构的特征,这些特征包 括市场不完全性,需求和供给的随机变化,获得有关工作空位和可利 用的劳动力的情报的费用,劳动力的流通的费用,等等。”

第三节

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一、货币主义的批判对象: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稳定的,更不会总 是在充分就业产量的水平上运行,因为无论是来自需求还是供给的 冲击都会导致经济的巨大波动。同时在寡占市场上,适应总需求的 变化,厂商总是尽力调整产量和就业,而不是调整以工资为基础的 价格。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私有企业经济不仅有必要且有可 能借助适当的财政金融政策加以稳定。 二、Friedman全面抨击了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 他认为对财政政策的幻灭主要不是对它影响需求总量的潜力, 而是对运用这种潜力时在实际上和政治上的可用性产生怀疑。因为 政府支出总是反应迟钝,并且要推迟很长时间才试图按照经济活动 的进程进行调整,于是重点转向赋税,但在这里政治因素的过分介 入阻碍了按照预测的要求作出迅速的调整。

三、货币政策的情况: 货币政策能够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其他原因引起的比较重大的 干扰。但他认为,货币政策抵消那些导致经济不稳定的潜在能力要比 通常了解的有限的多。比较常见的是,金融当局的行动特点是,一般 为时太晚,而且反应过头。之所以反应过头,原因在于时滞,而且这 样的时滞是变动而无法预见的,而当局一般根据今天的条件来决定他 们的行动。 货币主义者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动态上是稳定的, 如果它受到了来自外生因素的干扰,为恢复均衡所必须的价格和产量 的变动将顺利地并且迅速地进行。他们认为,市场体系所经历的破坏 性的震动大都是由于政府关于税收、支出和货币政策引起的。也就是 说,

经济之所以波动,大都是由于政策干涉市场经济,采用了错误的 政策。 在货币主义者看来,旨在稳定经济的政策实在是不必要的,稳定 政策必然会造成不稳定。由此, Friedman提出了作为货币主义的重 要标志的“单一规则”的政策处方:金融当局公开宣布在今后若干年 内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通过确立并保持一个 稳定的过程,金融当局将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