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的抗性初报

时间:2022-11-21 05:44:43 作者:壹号 字数:4592字

文献著录格式:章金明,宋亮,黄芳,等.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的抗性初报[J].浙江农业科学,2012(6):857-859,561.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的抗性初报

1

章金明,宋

1,2

,黄11311,2

芳,郦卫弟,郑雪良,张蓬军,吕要斌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2.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4000)

321004;

3.衢州市柑橘科学研究所浙江衢州

摘要:在十字花科种植较多的浙江省7个地区(常山、慈溪、杭州、金华、丽水、三门、上虞)采用室

内浸液法和诊断剂量法进行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的抗药性试验。结果显示,上述地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水平有一定的差异。金华地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性下降,抗性指数为8.55,其余6个地区的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较为敏感,抗性指数0.42~3.24。小菜蛾对茚虫威的抗药性水平差异较大。其中金华地区小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指数68.69,慈溪和常山地区小菜蛾抗性指数分别为25.82和15.17,丽水、杭州、三门和上虞地区小菜蛾种群分别产生了9.74,7.16,5.99和5.73的低抗药性。结果还显示,诊断剂量法可定性判别小菜蛾的抗药性,可用于田间小菜蛾的抗性监测。

关键词:小菜蛾;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抗药性

+

中图分类号:S435.112.1

文献标志码:A9017(2012)06-0857-03文章编号:0528-

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是十字花科作

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尤其在南方各省蔬菜产区发生严重。当前小菜蛾的防治仍然依赖化学农药,频繁用药和小菜蛾本身世代短、繁殖快的特点导致小菜蛾对农药易产生抗性。据报道,我国小菜蛾已经对90%以上的药剂产生了抗性,防控形势严峻,抗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十

[1]

字花科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和茚虫威(indoxacarb)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两个高效、低毒杀虫剂,前者通过高效激活昆虫肌肉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

[2]

抗药性进行监测,可为制定小菜蛾抗性治理策略和有效防控其为害提供科学依据。

1

1.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

抗性监测用虫源于2011年4–6月采集自浙江省内十字花科蔬菜较多的区域,具体地点为杭州市(江干区水墩村散户花菜地)、慈溪市(宗江街道二塘新村万国农场甘蓝地)、上虞市(海通农业有限公司农场甘蓝地)、三门县(沿赤乡下洋墩村青花菜地)、丽水市(莲都区夏河门村散户甘蓝地)、金华市(汤西镇黄堰头村散户甘蓝地)、常山县(天马镇五联村常山神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农场)。田间采集回来的蛹直接保存于5℃冰箱,而高龄幼虫在实验室内用甘蓝饲养,待其化蛹后与先前保存的蛹一同羽化。成虫羽化后提供10%蜂蜜水,收集所产的卵,并在7~9叶大小的甘蓝植株上饲养至3龄中期供试验用。小菜蛾室内饲养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60%~70%,光照周期14h∶10h。

供试药剂5.22%氯虫苯甲酰胺乳油和4.86%茚虫威乳油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并标定准确含量。

…… 此处隐藏0字 ……

,而后者通过阻断神经细胞中的钠离子

[3]

通道起到杀虫作用。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可

有效防治几乎所有鳞翅目害虫,目前已经在多种作物上用于害虫防治。由于害虫的抗性治理依赖于田间抗性形成过程的有效监测,且已有研究显示,当小菜蛾处于低抗至中抗水平时,其抗药性是不稳定的,而达到极高抗水平后会趋于稳定,及早采取抗

[4]

药性治理措施对防止或延缓抗性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从阻止或治理抗性的需要出发,对浙江省十字花科主产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的

12-20收稿日期:2011-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1,200803001);科技部对欧盟科技合作项目专项经费(0904)作者简介:章金明(1975-),男,浙江新昌人,硕士,从事害虫综合治理研究工作。E-mail:zhanginsect@。通信作者:吕要斌,E-mail:luybcn@163.com。